1. 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银 Hg、镁 Ag、汞 Mg
B.钙 Cu、铜 Ca、氯 CL
C.铝 Al、锌 zn、锰 MN
D.钠 Na、钾 K、氢 H
D
)A.银 Hg、镁 Ag、汞 Mg
B.钙 Cu、铜 Ca、氯 CL
C.铝 Al、锌 zn、锰 MN
D.钠 Na、钾 K、氢 H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元素符号的书写和识别。
A选项中,银的元素符号应为$Ag$,而不是$Hg$;镁的元素符号应为$Mg$,而不是$Ag$;汞的元素符号应为$Hg$,而不是$Mg$。因此A选项完全错误。
B选项中,钙的元素符号应为$Ca$,而不是$Cu$;铜的元素符号应为$Cu$,而不是$Ca$;氯的元素符号应为$Cl$,注意是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而不是全大写$CL$。因此B选项完全错误。
C选项中,铝的元素符号$Al$是正确的,但锌的元素符号应为$Zn$,而不是$zn$(注意大小写);锰的元素符号应为$Mn$,而不是$MN$(注意大小写)。因此C选项部分错误。
D选项中,钠的元素符号$Na$、钾的元素符号$K$、氢的元素符号$H$都是正确的。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察元素符号的书写和识别。
A选项中,银的元素符号应为$Ag$,而不是$Hg$;镁的元素符号应为$Mg$,而不是$Ag$;汞的元素符号应为$Hg$,而不是$Mg$。因此A选项完全错误。
B选项中,钙的元素符号应为$Ca$,而不是$Cu$;铜的元素符号应为$Cu$,而不是$Ca$;氯的元素符号应为$Cl$,注意是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而不是全大写$CL$。因此B选项完全错误。
C选项中,铝的元素符号$Al$是正确的,但锌的元素符号应为$Zn$,而不是$zn$(注意大小写);锰的元素符号应为$Mn$,而不是$MN$(注意大小写)。因此C选项部分错误。
D选项中,钠的元素符号$Na$、钾的元素符号$K$、氢的元素符号$H$都是正确的。
【答案】:
D
2. 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A.物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D
)A.物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元素的概念及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式。在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因为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这些用品中提到的氟、钙、碘、硒、铁,都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答案】:D
【答案】:D
3. 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Si、O、Al、Fe
B.O、Si、Al、Fe
C.Al、Fe、O、Si
D.Si、Al、O、Fe
B
)A.Si、O、Al、Fe
B.O、Si、Al、Fe
C.Al、Fe、O、Si
D.Si、Al、O、Fe
答案:【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排序。根据化学知识,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O)、硅(Si)、铝(Al)、铁(Fe)。我们需要对比选项,看哪一个选项符合这个顺序。对比A、B、C、D四个选项,只有B选项的元素顺序O、Si、Al、Fe与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实际排序一致。
【答案】:
B
本题考察的是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排序。根据化学知识,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O)、硅(Si)、铝(Al)、铁(Fe)。我们需要对比选项,看哪一个选项符合这个顺序。对比A、B、C、D四个选项,只有B选项的元素顺序O、Si、Al、Fe与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实际排序一致。
【答案】:
B
4. 镍是不锈钢生产中的重要元素。下图是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镍原子核外有 28 个电子
B.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8.69
C.镍原子的中子数为 28
D.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C
)A.镍原子核外有 28 个电子
B.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8.69
C.镍原子的中子数为 28
D.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答案:【解析】:
A选项: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8$,表示原子序数为$28$;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故A选项说法正确。
B选项: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故B选项说法正确。
C选项: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8$,表示原子序数为$28$;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28$,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approx59$,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59 - 28 = 31$,而不是$28$,故C选项说法错误。
D选项: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故D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C
A选项: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8$,表示原子序数为$28$;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故A选项说法正确。
B选项: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故B选项说法正确。
C选项: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8$,表示原子序数为$28$;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28$,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approx59$,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59 - 28 = 31$,而不是$28$,故C选项说法错误。
D选项: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故D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C
5. 下面是一些物质粒子的示意图,“●”“○”“●”分别代表不同种类元素的原子,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A.●○●
B.○○
C.○●●●
D.○●●
B
)A.●○●
B.○○
C.○●●●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单质的概念以及根据物质粒子的示意图判断单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物质粒子的示意图角度看,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或单个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
选项A:该物质粒子示意图中有两种不同的原子,说明该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故A选项错误。
选项B:该物质粒子示意图中只由一种原子构成,且是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故B选项正确。
选项C:该物质粒子示意图中有两种不同的原子,说明该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故C选项错误。
选项D:该物质粒子示意图中有两种不同的原子,说明该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故D选项错误。
【答案】:B
本题考查单质的概念以及根据物质粒子的示意图判断单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物质粒子的示意图角度看,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或单个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
选项A:该物质粒子示意图中有两种不同的原子,说明该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故A选项错误。
选项B:该物质粒子示意图中只由一种原子构成,且是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故B选项正确。
选项C:该物质粒子示意图中有两种不同的原子,说明该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故C选项错误。
选项D:该物质粒子示意图中有两种不同的原子,说明该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故D选项错误。
【答案】:B
6. “推理”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则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则带电的微观粒子都是离子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同种元素组成的一定是纯净物
D.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热量变化,则有热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A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则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则带电的微观粒子都是离子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同种元素组成的一定是纯净物
D.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热量变化,则有热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答案:【解析】:
A选项:分子确实可以构成物质,这是化学的基本知识。例如,水就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这个推理是正确的。
B选项:虽然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但带电的微观粒子并不都是离子。例如,质子和电子也是带电的微观粒子,但它们不是离子。因此,这个推理是错误的。
C选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确实是单质,但同种元素组成的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就只含有氧元素,但它不是纯净物。因此,这个推理是错误的。
D选项:化学变化确实通常伴随热量变化,但有热量变化的过程并不都是化学变化。例如,水的蒸发就伴随热量变化,但它是物理变化。因此,这个推理是错误的。
【答案】:
A
A选项:分子确实可以构成物质,这是化学的基本知识。例如,水就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这个推理是正确的。
B选项:虽然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但带电的微观粒子并不都是离子。例如,质子和电子也是带电的微观粒子,但它们不是离子。因此,这个推理是错误的。
C选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确实是单质,但同种元素组成的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就只含有氧元素,但它不是纯净物。因此,这个推理是错误的。
D选项:化学变化确实通常伴随热量变化,但有热量变化的过程并不都是化学变化。例如,水的蒸发就伴随热量变化,但它是物理变化。因此,这个推理是错误的。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