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站:跟随作家学表达】
五、准确描述,生动表达,观察记录才会更吸引人。让我们跟随作家的脚步,学习记录之法。(28 分)
(一)(13 分)
[材料一]
蟋蟀的住宅(节选)
[法国] 法布尔/著 王大文/译
① 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材料二]
如何搭建一座“昆虫旅馆”
昆虫能够帮助植物授粉、抑制病虫害,在保持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近百年来,人类活动频繁,难免会破坏昆虫的栖息地,让它们流离失所。搭建“昆虫旅馆”,是我们作为普通人也可以保护、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之一。如果养了花花草草,“昆虫旅馆”里的客人还可以悄无声息地除去“小花园”里的害虫。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城市甚至居民个体,通过搭建“昆虫旅馆”,吸引这些小生命“入住”。“昆虫旅馆”搭建的步骤如下:

1. 材料一中蟋蟀不吃洞口那丛草的原因是(2 分)( )
A. 那丛草不好吃。
B. 那丛草可以遮阳。
C. 那丛草可以遮蔽洞的出口。
D. 吸引小生命“入住”。
2. (阅读要素)阅读材料一中画“______”的句子,参与同学们的讨论。(4 分)

3. 结合生活或劳动经验,将材料二中的图片和对应的制作过程连一连。(5 分)

加铁丝固定“旅馆”,还可以涂上环保防水涂料。
4. 联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
A. 材料一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当成人来写,语言生动形象。
B. 材料二语言简洁,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如何搭建“昆虫旅馆”。
C. 两则材料中的“最多”“之一”等词,表达不清晰、不准确。
D.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的小生命的喜爱。
五、准确描述,生动表达,观察记录才会更吸引人。让我们跟随作家的脚步,学习记录之法。(28 分)
(一)(13 分)
[材料一]
蟋蟀的住宅(节选)
[法国] 法布尔/著 王大文/译
① 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材料二]
如何搭建一座“昆虫旅馆”
昆虫能够帮助植物授粉、抑制病虫害,在保持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近百年来,人类活动频繁,难免会破坏昆虫的栖息地,让它们流离失所。搭建“昆虫旅馆”,是我们作为普通人也可以保护、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之一。如果养了花花草草,“昆虫旅馆”里的客人还可以悄无声息地除去“小花园”里的害虫。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城市甚至居民个体,通过搭建“昆虫旅馆”,吸引这些小生命“入住”。“昆虫旅馆”搭建的步骤如下:
1. 材料一中蟋蟀不吃洞口那丛草的原因是(2 分)( )
A. 那丛草不好吃。
B. 那丛草可以遮阳。
C. 那丛草可以遮蔽洞的出口。
D. 吸引小生命“入住”。
2. (阅读要素)阅读材料一中画“______”的句子,参与同学们的讨论。(4 分)
3. 结合生活或劳动经验,将材料二中的图片和对应的制作过程连一连。(5 分)
加铁丝固定“旅馆”,还可以涂上环保防水涂料。
4. 联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
错
误
的一项是(2 分)(   )A. 材料一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当成人来写,语言生动形象。
B. 材料二语言简洁,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如何搭建“昆虫旅馆”。
C. 两则材料中的“最多”“之一”等词,表达不清晰、不准确。
D.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的小生命的喜爱。
答案:
1. C 2. 一座门 隐蔽 观察得非常认真细致 3.
4. C 解析:“最多”“之一”等词语通常用于表达程度限制,并非表达不清晰、不准确。
1. C 2. 一座门 隐蔽 观察得非常认真细致 3.
4. C 解析:“最多”“之一”等词语通常用于表达程度限制,并非表达不清晰、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