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课时作业本闯关练 2025年课时作业本闯关练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38页解析答案
1.对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及表达的效果分析
的一项是 (
B
)
A.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动作描写,写出了“我们”见到鹅的害怕)
B.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语言描写,写出了“我”惭愧、自责的心情)
C.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侧面描写,用大陀螺的不可一世烘托其主人的傲慢)
答案:B 解析:B 项中的话是心理描写。
2.下面关于批注的方法,说法
的一项是 (
C
)
A.阅读文章时,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B.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有疑问、有启发的地方都可以作批注。
C.批注时,要在相应的词句旁边写批语,不可写在其他空白处。
答案:C 解析:批注位置不限于相应的词句旁,也可以写在其他空白处。
四、仿照例句,先填写心情,再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心情。(5分)
例:表现“惊讶”——全班同学都愣住了,一个个张大嘴巴望着他。
1.表现“
着急
”——她找不到笔袋,像热锅上的蚂蚁,满屋乱转。(2分)
2.表现“
悲伤
我呆呆地坐在门槛上,将头深深地埋进膝盖中,肩膀止不住地颤抖。

(3分)
答案:1. 着急 2. 示例:悲伤 我呆呆地坐在门槛上,将头深深地埋进膝盖中,肩膀止不住地颤抖。
五、积累填空。(6分)
1.老师经常对我们说:“
机不可失
,
时不再来
。”我们青少年要抓住机会,努力学习。学习上如果抱有“
比上不足
,
比下有余
”的思想,就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2.火箭发射时如果与轨道偏离了一点点,进入轨道后就会差很多,这就是“
差之毫厘
,
谬以千里
”。
答案:1.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
2. 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9分)
了解传统游戏:滚铁环
② 游戏道具的制作并不复杂。通常,需要一个用铁丝弯成的圆环和一个一端呈“U”形的铁钩。圆环的直径约 66 厘米,而铁钩则用来推动圆环滚动。制作时,只需将铁丝围着圆桶绕一圈,剪断,将接头处用铅丝绕紧,再用锤子敲平,确保圆环滚动顺畅。铁钩则根据孩子的身高定制,以便孩子更好地掌控。
③ 滚铁环的玩法简单而富有挑战性。玩家手持铁钩,推动圆环在地面上滚动。为了保持圆环的平衡和速度,玩家需要不断调整铁钩的角度和力度。铁钩和铁环摩擦,发出“咝咝咝”的声音;铁环在路面上滚动,发出“叮叮叮”的声音;孩子们追撵着铁环,脚步拍打着地面,发出“嗒嗒嗒”的声音。随着熟练度的提高,玩家还可以尝试各种特技,如开口接滚、转体滚等,让游戏更加精彩纷呈。
④ 滚铁环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它还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运动专家指出,滚铁环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平衡性、肢体的协调性和眼力,从而提升四肢活动能力。在电子游戏流行的今天,滚铁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健康的、充满乐趣的童年体验。
⑤ 滚铁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祖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在历史传承、儿童成长、亲子互动等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滚铁环已经不局限于校园和社区,许多地方都举办滚铁环比赛和表演,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和观众。这种古老的游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这些都是滚铁环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体现。
1.读完文章后,小明写了下面这句话,你觉得
放在文中(3分) (
D
)
滚铁环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游戏本身,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A.第②自然段前
B.第③自然段前
C.第④自然段前
D.第⑤自然段前
2.(思维导图)小明对文章内容进行了如下梳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6分)

制作方法 玩法 文化内涵

3.小明根据文章内容,制作了“滚铁环名片”,请你来填一填。(6分)

圆环和铁钩 直径约 66 厘米 开口接滚、转体滚等

4.小明通过提问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他还想知道“在电子游戏流行的今天,‘滚铁环’能给同学们带来哪些好处”,请你尝试着结合文章内容帮他写两条好处。(4分)
“滚铁环”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它有哪些好处?
示例:① 滚铁环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身体协调性;② 滚铁环可以让同学们远离电子产品,保护视力。

答案:1. D 解析:短文第⑤自然段着重介绍了滚铁环的文化内涵。“滚铁环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游戏本身,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作为过渡句放在第⑤自然段开头,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 制作方法 玩法 文化内涵 3. 圆环和铁钩 直径约 66 厘米 开口接滚、转体滚等 4. 示例:① 滚铁环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身体协调性;② 滚铁环可以让同学们远离电子产品,保护视力。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