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9分)
瓶盖上的童年
王新文
① 我生在农村,小时候父母也不太会花钱给买玩具。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有什么玩什么,花样很多,玩得也很开心。
② 有一年暑假,永然的叔叔从城里回家小住,带回来一副中国象棋。那光泽圆润的棋子,那调兵遣将的气魄,那铿锵有力的声响……让我们十分美慕和向往。永然的叔叔有时也带我们玩几盘,小孩子学得快,我们很快就知道了“马走日字象飞田,炮打过去一溜烟”等基本走法。A.我们几乎天天泡在永然家,瞅准机会就拿出象棋“杀几盘”。可好景不长,永然的叔叔回城了,带走了他那副可爱的象棋。
③ 自此我们好像“丢了魂”,玩什么都念叨着“没意思,没意思……”,四处琢磨谁家有象棋,但是找不着……记不清是谁提出了自己制作象棋的想法。主意一出,全体响应。
④ 用什么做棋子呢?32颗棋子,不但形状一样,还得分成两种颜色,一下子凑这么多不容易。我们先用硬纸片,太薄,拿着不顺手;用小木块,找不到那么多……最后,想到了瓶盖。当时夏天流行一种麦芽汁发酵饮料,大人干一天活都爱买上两三瓶消暑解渴,所以瓶盖很好找,而且每个瓶盖里都有一个白色的皮垫,上面可以用圆珠笔写字。不到两天的时间,我们找了50多个瓶盖,从中又挑出来32个新瓶盖。永然从他当老师的父亲那里找来蓝色圆珠笔、红色圆珠笔,我们在瓶盖里面的皮垫上写上“将”“车”“马”“炮”等字,就做好了棋子。
⑤ 用什么做棋盘呢?我家的草棚里有一个盛石灰的牛皮纸袋,我从上面剪了一大块牛皮纸,裁成大长方形,用蓝色圆珠笔画出“楚河汉界”。棋盘也做好了。
⑥ 从此,整个暑假,我们一有时间就凑到一起,在树底下、在房顶上、在门洞里……肆无忌惮、快快乐乐地玩着我们的象棋。尽管还不懂“别马腿”,尽管还不会“连环炮”,没关系,我们有自己的规则,我们有自己的套路,只要高兴就行;棋子丢了坏了,不要紧,我们再找个瓶盖就行了……童年的时光就这样在如斯的欢乐中悄然流逝。
⑦ 回想过去,尽管生活曾带来许多遗憾和沮丧,但“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的童年也不乏快乐。B.其实,生活总不是圆满的,快乐要靠自己去找。
(选自2014年8月27日《燕赵晚报》,有删改)
1.(思维导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完成下图。(6分)

2.(阅读要素)读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从不同的角度作批注。(4分)
A处:
B处:
3.(阅读要素)关注“我们”的语言、动作与神态,体会心情变化,完成表格。(6分)
|心情变化|羡慕和向往|→|痴迷和渴望|→|丢了魂|→|(3)______|
|具体表现(动作、语言、神态)|(1)______|
|几乎天天泡在永然家,瞅准机会就拿出象棋“杀几盘”。|
|(2)______|
|整个暑假,一有时间就凑到一起,肆无忌惮地玩。|
4.本文以《瓶盖上的童年》为题,理解
A.以新颖的表达方式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以瓶盖贯穿故事的始终,表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C.既说明“我们”对象棋的痴迷,又表达了自制象棋的兴奋。
D.强调瓶盖,体现了“我”的童年因缺乏物质条件,而生活不够快乐。
瓶盖上的童年
王新文
① 我生在农村,小时候父母也不太会花钱给买玩具。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有什么玩什么,花样很多,玩得也很开心。
② 有一年暑假,永然的叔叔从城里回家小住,带回来一副中国象棋。那光泽圆润的棋子,那调兵遣将的气魄,那铿锵有力的声响……让我们十分美慕和向往。永然的叔叔有时也带我们玩几盘,小孩子学得快,我们很快就知道了“马走日字象飞田,炮打过去一溜烟”等基本走法。A.我们几乎天天泡在永然家,瞅准机会就拿出象棋“杀几盘”。可好景不长,永然的叔叔回城了,带走了他那副可爱的象棋。
③ 自此我们好像“丢了魂”,玩什么都念叨着“没意思,没意思……”,四处琢磨谁家有象棋,但是找不着……记不清是谁提出了自己制作象棋的想法。主意一出,全体响应。
④ 用什么做棋子呢?32颗棋子,不但形状一样,还得分成两种颜色,一下子凑这么多不容易。我们先用硬纸片,太薄,拿着不顺手;用小木块,找不到那么多……最后,想到了瓶盖。当时夏天流行一种麦芽汁发酵饮料,大人干一天活都爱买上两三瓶消暑解渴,所以瓶盖很好找,而且每个瓶盖里都有一个白色的皮垫,上面可以用圆珠笔写字。不到两天的时间,我们找了50多个瓶盖,从中又挑出来32个新瓶盖。永然从他当老师的父亲那里找来蓝色圆珠笔、红色圆珠笔,我们在瓶盖里面的皮垫上写上“将”“车”“马”“炮”等字,就做好了棋子。
⑤ 用什么做棋盘呢?我家的草棚里有一个盛石灰的牛皮纸袋,我从上面剪了一大块牛皮纸,裁成大长方形,用蓝色圆珠笔画出“楚河汉界”。棋盘也做好了。
⑥ 从此,整个暑假,我们一有时间就凑到一起,在树底下、在房顶上、在门洞里……肆无忌惮、快快乐乐地玩着我们的象棋。尽管还不懂“别马腿”,尽管还不会“连环炮”,没关系,我们有自己的规则,我们有自己的套路,只要高兴就行;棋子丢了坏了,不要紧,我们再找个瓶盖就行了……童年的时光就这样在如斯的欢乐中悄然流逝。
⑦ 回想过去,尽管生活曾带来许多遗憾和沮丧,但“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的童年也不乏快乐。B.其实,生活总不是圆满的,快乐要靠自己去找。
(选自2014年8月27日《燕赵晚报》,有删改)
1.(思维导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完成下图。(6分)
(1)用瓶盖做棋子 (2)用牛皮纸做棋盘 (3)象棋做成了,玩了整个暑假
2.(阅读要素)读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从不同的角度作批注。(4分)
A处:
示例: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们”太喜欢玩象棋了。
B处:
示例:这句话启发我们,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但仍会有遗憾,因此只有我们自己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快乐才会与我们相伴。
3.(阅读要素)关注“我们”的语言、动作与神态,体会心情变化,完成表格。(6分)
|心情变化|羡慕和向往|→|痴迷和渴望|→|丢了魂|→|(3)______|
|具体表现(动作、语言、神态)|(1)______|
|几乎天天泡在永然家,瞅准机会就拿出象棋“杀几盘”。|
|(2)______|
|整个暑假,一有时间就凑到一起,肆无忌惮地玩。|
(1)示例:干看着永然的叔叔下象棋不过瘾,嚷嚷着让他带“我们”玩。 (2)玩什么都念叨着“没意思,没意思……” (3)满足与快乐
4.本文以《瓶盖上的童年》为题,理解
不
正
确
的一项是(3分)	(D
)A.以新颖的表达方式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以瓶盖贯穿故事的始终,表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C.既说明“我们”对象棋的痴迷,又表达了自制象棋的兴奋。
D.强调瓶盖,体现了“我”的童年因缺乏物质条件,而生活不够快乐。
答案:1.(1)用瓶盖做棋子 (2)用牛皮纸做棋盘 (3)象棋做成了,玩了整个暑假 2. 示例:A 处: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们”太喜欢玩象棋了。 B 处:这句话启发我们,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但仍会有遗憾,因此只有我们自己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快乐才会与我们相伴。 3.(1)示例:干看着永然的叔叔下象棋不过瘾,嚷嚷着让他带“我们”玩。 (2)玩什么都念叨着“没意思,没意思……” (3)满足与快乐
4. D 解析:结合文章内容可知,“瓶盖”表明生活比较贫穷,所以只能玩用瓶盖做的玩具,但是生活却非常快乐,D 项中“生活不够快乐”说法错误。
4. D 解析:结合文章内容可知,“瓶盖”表明生活比较贫穷,所以只能玩用瓶盖做的玩具,但是生活却非常快乐,D 项中“生活不够快乐”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