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在主题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来到宿迁古黄河沿岸,赏桂花之美,品桂花 chá( )香,尝桂花 gāo bǐng( )。大家有的手持
1. 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 根据拼音写字词。
3. 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猜测“箩”的意思是(
A. 木制的器具
B. 用竹子编的器具
C. 用陶瓷做的器具
D. 用草编的器具
1.
2.
3.
在主题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来到宿迁古黄河沿岸,赏桂花之美,品桂花 chá( )香,尝桂花 gāo bǐng( )。大家有的手持
箩
(luó nuó)筐,轻 jiǎn(   )飘落的桂花,将芬芳收纳;有的以杭
(háng káng)绸为衬,制作桂花主题书签。同学们 chén jìn(   )在桂花的香气里, dǒng(   )得了桂花清雅高洁的品性。1. 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 根据拼音写字词。
3. 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猜测“箩”的意思是(
B
)A. 木制的器具
B. 用竹子编的器具
C. 用陶瓷做的器具
D. 用草编的器具
1.
luó
 háng
2.
茶
 糕饼
 捡
 沉浸
 懂
3.
B
答案:1. luó háng 2. 茶 糕饼 捡 沉浸 懂
3. B 解析:“箩”的形旁是“竹”,所以可以猜测这个字的意思和竹子有关。
3. B 解析:“箩”的形旁是“竹”,所以可以猜测这个字的意思和竹子有关。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改为反问句)
2.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用同一种方法描写一种事物)
3.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成熟”一词的意思:① 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② 发展到完善的程度。在上面句子中它的意思是
1.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改为反问句)
这里的桂花再香,难道能比得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
2.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用同一种方法描写一种事物)
桃树的枝干纤细柔美,不像松树那样挺拔刚劲。
3.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成熟”一词的意思:① 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② 发展到完善的程度。在上面句子中它的意思是
①
(填序号)。我还能用它的另一个意思写一句话:经过多年的历练,他变得成熟稳重,做事更加周全。
答案:1. 这里的桂花再香,难道能比得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 2. 示例:桃树的枝干纤细柔美,不像松树那样挺拔刚劲。 3. ① 示例:经过多年的历练,他变得成熟稳重,做事更加周全。
三、根据课文内容,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填序号)

(
(
④
)(①
)(⑥
)(③
)(⑤
)答案:(1)④ (2)① (3)⑥ (4)③ (5)⑤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②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③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④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作者:琦君)
[链接资料]琦君一家原先住在浙江温州的瞿溪,家里有个大院子,种满了桂花。她十二岁时,一家人迁居杭州。杭州有个叫“满觉陇”的地方,种满了桂花,是著名的赏桂胜地。琦君 1949 年离开家乡,写这篇《桂花雨》时已经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她一直怀念着故乡。
1. (阅读要素)片段中描写了摇桂花的场景,根据提示将“我”的心情变化补充完整。
—→ 摇花前:“缠”字写出了“我”(1)
—→ 摇花时:“抱”“摇”“喊”等动词写出了“我”(2)
—→ 摇花后:“浸”字写出了“我”(3)
2. 文中画“____”的句子中的“下雨”是指
3. 结合链接资料,理解文中画“ ”的句子的含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她说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B. 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树长得不茂盛,也没有家乡水的滋润,所以不如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C. 桂花是家乡的代名词,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D. 两地的桂花本身没有区别,但这里母亲不是用嗅觉区分它们的,而是用情感来体味它们。
4. (情境学习)根据阅读理解,补全对话。
①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②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③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④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作者:琦君)
[链接资料]琦君一家原先住在浙江温州的瞿溪,家里有个大院子,种满了桂花。她十二岁时,一家人迁居杭州。杭州有个叫“满觉陇”的地方,种满了桂花,是著名的赏桂胜地。琦君 1949 年离开家乡,写这篇《桂花雨》时已经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她一直怀念着故乡。
1. (阅读要素)片段中描写了摇桂花的场景,根据提示将“我”的心情变化补充完整。
—→ 摇花前:“缠”字写出了“我”(1)
急切
的心情。—→ 摇花时:“抱”“摇”“喊”等动词写出了“我”(2)
快乐
的心情。 —→ 摇花后:“浸”字写出了“我”(3)
沉醉其中
的心情。2. 文中画“____”的句子中的“下雨”是指
桂花被摇得纷纷落下
。之所以说“雨”香,是因为桂花香气浓郁
。3. 结合链接资料,理解文中画“ ”的句子的含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她说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B. 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树长得不茂盛,也没有家乡水的滋润,所以不如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C. 桂花是家乡的代名词,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D. 两地的桂花本身没有区别,但这里母亲不是用嗅觉区分它们的,而是用情感来体味它们。
4. (情境学习)根据阅读理解,补全对话。
童年的“摇花乐”是作者在故乡时特别快乐的记忆,作者把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童年趣事中,让我们读起来回味无穷
答案:1. (1)急切 (2)快乐 (3)沉醉其中 2. 桂花被摇得纷纷落下 桂花香气浓郁
3. B 解析:文中并没有提及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树因为长得不茂盛、没有家乡水的滋润而不如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作者着重强调的是情感层面的差异,是故乡情怀让母亲觉得家乡的桂花更香,而不是基于桂花实际生长状况等客观条件去评判二者之间的香气差异,所以B项理解不正确。
4. 童年的“摇花乐”是作者在故乡时特别快乐的记忆,作者把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童年趣事中,让我们读起来回味无穷
3. B 解析:文中并没有提及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树因为长得不茂盛、没有家乡水的滋润而不如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作者着重强调的是情感层面的差异,是故乡情怀让母亲觉得家乡的桂花更香,而不是基于桂花实际生长状况等客观条件去评判二者之间的香气差异,所以B项理解不正确。
4. 童年的“摇花乐”是作者在故乡时特别快乐的记忆,作者把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童年趣事中,让我们读起来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