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罕①拒玉
宋人或②得玉,献诸③子罕。子罕弗④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⑤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⑥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⑦人有其宝。”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释] ①子罕:人名。 ②或:有人。 ③诸:相当于“之于”。 ④弗:不。 ⑤以为:认为。⑥尔:你。 ⑦若:如,比得上。
1. “故敢献之”这句话中“故”的意思是 (
A. 故意
B. 因此
C. 仍然
D. 必定
2. 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____”句子意思
A. 所以请示卖玉的人,卖玉的人认为(它)是宝贝。
B. 所以请示买玉的人,买玉的人认为(它)是宝贝。
C. (我)把(这块玉)给玉匠看,玉匠认为(它)是块宝。
D. 把(它)展示给玉匠看,玉匠认为(它)可以算块宝。
3. 以下是子罕“拒玉”原因的一项是 (
A. 宋人或得玉
B. 玉人以为宝也
C. 尔以玉为宝
D. 我以不贪为宝
4. 你认为子罕拒玉的方式好不好?为什么?
宋人或②得玉,献诸③子罕。子罕弗④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⑤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⑥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⑦人有其宝。”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释] ①子罕:人名。 ②或:有人。 ③诸:相当于“之于”。 ④弗:不。 ⑤以为:认为。⑥尔:你。 ⑦若:如,比得上。
1. “故敢献之”这句话中“故”的意思是 (
B
)A. 故意
B. 因此
C. 仍然
D. 必定
2. 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____”句子意思
最
接
近
的一项是 (C
)A. 所以请示卖玉的人,卖玉的人认为(它)是宝贝。
B. 所以请示买玉的人,买玉的人认为(它)是宝贝。
C. (我)把(这块玉)给玉匠看,玉匠认为(它)是块宝。
D. 把(它)展示给玉匠看,玉匠认为(它)可以算块宝。
3. 以下是子罕“拒玉”原因的一项是 (
D
)A. 宋人或得玉
B. 玉人以为宝也
C. 尔以玉为宝
D. 我以不贪为宝
4. 你认为子罕拒玉的方式好不好?为什么?
示例:我认为这种方式好,既表达了自己不接受礼品的意思,又不会让对方难堪。
答案:1. B 2. C 3. D 4. 示例:我认为这种方式好,既表达了自己不接受礼品的意思,又不会让对方难堪。
(四)乔山人善琴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jiē)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⑤扉扣⑥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⑦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默然而反。
(选自《清稗类钞》,有删改)
[注释] ①鹘(hú):一种鹰类的猛禽。 ②郢(yǐng)楚:古地名。 ③媪(ǎo):老妇人。④阕:特指乐曲终止。 ⑤款:敲。 ⑥扣:问,询问。 ⑦絮:棉花。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1)有乔山人者
(2)
(3)邻媪
(4)山人默然而
2. 从“善”和“精”这两个字可以看出乔山人的琴技
3.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
A.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B. 每于/断林荒/荆间
C. 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
D. 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4. 乔山人对邻媪说:“不谓遇知音于此地。”你认为乔山人遇到“知音”了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jiē)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⑤扉扣⑥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⑦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默然而反。
(选自《清稗类钞》,有删改)
[注释] ①鹘(hú):一种鹰类的猛禽。 ②郢(yǐng)楚:古地名。 ③媪(ǎo):老妇人。④阕:特指乐曲终止。 ⑤款:敲。 ⑥扣:问,询问。 ⑦絮:棉花。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1)有乔山人者
善
弹琴(擅长,善于
) (2)
尝
得异人传授(曾经
)  (3)邻媪
闻
之(听到
) (4)山人默然而
反
(同"返",回去
)2. 从“善”和“精”这两个字可以看出乔山人的琴技
十分精湛
。我还从文中“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这句话侧面感受到了这一点。3.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
合
适
的一项是 (C
)A.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B. 每于/断林荒/荆间
C. 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
D. 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4. 乔山人对邻媪说:“不谓遇知音于此地。”你认为乔山人遇到“知音”了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没有,因为在邻媪听来,乔山人弹奏的琴声和她丈夫弹棉花时的声音差不多,她根本就不知道琴声中蕴含的情感。
答案:1. 
(1)擅长,善于
(2)曾经
(3)听到
(4)同"返",回去 2. 十分精湛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3. C 4. 没有,因为在邻媪听来,乔山人弹奏的琴声和她丈夫弹棉花时的声音差不多,她根本就不知道琴声中蕴含的情感。
(1)擅长,善于
(2)曾经
(3)听到
(4)同"返",回去 2. 十分精湛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3. C 4. 没有,因为在邻媪听来,乔山人弹奏的琴声和她丈夫弹棉花时的声音差不多,她根本就不知道琴声中蕴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