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落花生》一文中最有哲理的一句话是:“
2. 本学期,我学到了不少读书方法。孔子教导我们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
3. 知道《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本中国古典名著吗?请选择其中的一本,写出书中的一个故事名称和主要的人物。
1.《落花生》一文中最有哲理的一句话是:“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在《少年中国说》中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2. 本学期,我学到了不少读书方法。孔子教导我们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真正有志于学的人,应当有“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
”的紧迫感和主动进取的学习精神。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心到
、眼到
、口到
。”冰心在《忆读书》中提到:“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3. 知道《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本中国古典名著吗?请选择其中的一本,写出书中的一个故事名称和主要的人物。
《水浒传》;武松打虎;武松
答案:1.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心到;眼到;口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 《水浒传》;武松打虎;武松(或《三国演义》;草船借箭;诸葛亮)(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心到;眼到;口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 《水浒传》;武松打虎;武松(或《三国演义》;草船借箭;诸葛亮)(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
1. 第一题要求填写《落花生》中最有哲理的一句话和《少年中国说》中印象最深的一段话,这需要回顾课文内容,选择相应的经典语句进行填写。
2. 第二题涉及本学期学到的读书方法,需要回顾孔子、朱熹以及冰心的相关论述,准确填写相应的内容。
3. 第三题要求写出《水浒传》或《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名称和主要人物,这需要对中国古典名著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准确回忆并表述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
2. 第二题涉及本学期学到的读书方法,需要回顾孔子、朱熹以及冰心的相关论述,准确填写相应的内容。
3. 第三题要求写出《水浒传》或《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名称和主要人物,这需要对中国古典名著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准确回忆并表述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
1. 这段话选自
2. 在括号里画去不恰当的读音和词语:靠近;
3.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渐渐
4. 第1自然段作者从
5. 你从画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6. 最后一句话应该读出
7. 第2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鸟的天堂》
,作者是巴金
。2. 在括号里画去不恰当的读音和词语:靠近;
zū
;shù
;shuí
;表示;zù
;féng
3.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渐渐
慢慢
似乎好像
颤动抖动
4. 第1自然段作者从
树干
、树根
、树枝
三个方面入手,细致地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从上到下
的顺序来观察的。5. 你从画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榕树十分茂盛,充满了生命力。
6. 最后一句话应该读出
赞美
的语气。7. 第2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榕树的喜爱与赞美。
答案:1. 《鸟的天堂》;巴金
2. 画去:靠近;zū;shù;shuí;表示;zù;féng;shì
3. 慢慢;好像;抖动
4. 树干 树根 树枝 由远到近、从上到下
5. 榕树十分茂盛,充满了生命力。
6. 赞美
7. 表达了作者对榕树的喜爱与赞美。
2. 画去:靠近;zū;shù;shuí;表示;zù;féng;shì
3. 慢慢;好像;抖动
4. 树干 树根 树枝 由远到近、从上到下
5. 榕树十分茂盛,充满了生命力。
6. 赞美
7. 表达了作者对榕树的喜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