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追悼(dào diào) 殡(bīn bìn)仪馆
吊唁(yàn yán) 囫(hú hū)囵吞枣
追悼(dào diào) 殡(bīn bìn)仪馆
吊唁(yàn yán) 囫(hú hū)囵吞枣
答案:1. 追悼(dào√ diào)
2. 殡(bīn bìn√)仪馆
3. 吊唁(yàn√ yán)
4. 囫(hú√ hū)囵吞枣
2. 殡(bīn bìn√)仪馆
3. 吊唁(yàn√ yán)
4. 囫(hú√ hū)囵吞枣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到句子中。
张(
(
(
1. 丽丽读书总是______囫囵吞枣______,不求甚解。
2. 这道题很难,经过老师的讲解,我才______恍然大悟______。
3. 明明上课专心致志,回答老师的问题从不______张冠李戴______。
4. 这位常年住在高山上的老人有一张______饱经风霜______的面孔。
张(
冠
)李(戴
) (衣
)(冠
)楚楚(
恍
)然大(悟
) 马马(虎
)(虎
)(
饱
)经风(霜
) (囫
)囵吞(枣
)1. 丽丽读书总是______囫囵吞枣______,不求甚解。
2. 这道题很难,经过老师的讲解,我才______恍然大悟______。
3. 明明上课专心致志,回答老师的问题从不______张冠李戴______。
4. 这位常年住在高山上的老人有一张______饱经风霜______的面孔。
答案:1. 补充词语:张(冠)李(戴);(衣)(冠)楚楚;(恍)然大(悟);马马(虎)(虎);(饱)经风(霜);(囫)囵吞(枣)。
2. 句子填空:
(1) 囫囵吞枣
(2) 恍然大悟
(3) 张冠李戴
(4) 饱经风霜
2. 句子填空:
(1) 囫囵吞枣
(2) 恍然大悟
(3) 张冠李戴
(4) 饱经风霜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 张冠李戴(
A. 冠军 B. 居第一位 C. 帽子
2. 饱经风霜(
A. 满足了食量(跟“饿”相对)
B. 足足地,充分
C. 满足
1. 张冠李戴(
C
)A. 冠军 B. 居第一位 C. 帽子
2. 饱经风霜(
B
)A. 满足了食量(跟“饿”相对)
B. 足足地,充分
C. 满足
答案:1. C
2. B
2. B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爸爸(
……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从这些词中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
2. 片段中“清清楚楚”出现两次,表明
3. “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是因为(
A. “我”的问题让伯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伯父不高兴了。
B. 伯父刚刚救助了车夫,很累。
C. 伯父想到还有更多像车夫一样的劳动人民,心情十分沉重。
爸爸(
跑
)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
)上车子,一个(蹲
)着,一个半(跪
)着,爸爸拿镊子(夹
)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
)上药,(扎
)好绷带。……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从这些词中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
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2. 片段中“清清楚楚”出现两次,表明
伯父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神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3. “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是因为(
C
)。A. “我”的问题让伯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伯父不高兴了。
B. 伯父刚刚救助了车夫,很累。
C. 伯父想到还有更多像车夫一样的劳动人民,心情十分沉重。
答案:1. 跑、扶、蹲、跪、夹、敷、扎 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2. 伯父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神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3. C
2. 伯父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神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