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2025年同步练习江苏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第57页解析答案
1.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由于电压和电阻的变化都可能对电流造成影响,因此应该用
控制变量
法研究,具体可分为两步:
(1)先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
电压
来研究它对电流的影响;
(2)再保持
电压
不变,通过改变
电阻
来研究它对电流的影响。
答案:控制变量 (1)电压 (2)电压 电阻
2. 德国物理学家
欧姆
在19世纪初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与
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与
导体的电阻
成反比,这个规律叫作
欧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为
$I = U/R$

答案:欧姆 导体两端的电压 导体的电阻 欧姆定律 $I = U/R$
3. 一个导体接在某一电路中,如果把加在其两端的电压减半,那么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将(
D
)。
A.都减半
B.电流不变,电阻减半
C.都保持不变
D.电阻不变,电流减半
答案:D
解析: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电压减半时,导体的电阻不变。根据欧姆定律$I = \frac{U}{R}$,当电压$U$减半,电阻$R$不变时,电流$I$将减半。
D
4. 将一定值电阻接入6 V的电路中,通过该电阻的电流为1 A,当把它接入另一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为0.5 A,此时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C
)。
A.12 V
B.6 V
C.3 V
D.4 V
答案:C
解析:
根据欧姆定律$I = \frac{U}{R}$,可得电阻$R=\frac{U_1}{I_1}=\frac{6\ V}{1\ A} = 6\ \Omega$。当电流$I_2 = 0.5\ A$时,电压$U_2=I_2R=0.5\ A×6\ \Omega = 3\ V$。
C
5. 图14-4-1表示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由图中信息可知(
A
)。

A.导体的电阻为6 Ω
B.导体的电阻为1.5 Ω
C.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D.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
答案:A
解析:
由图可知,当$U = 3.0\ V$时,$I = 0.5\ A$。
根据欧姆定律$R=\frac{U}{I}$,可得$R=\frac{3.0\ V}{0.5\ A} = 6\ \Omega$。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所以C、D错误。
结论:A
6. 白炽灯刚接通电路时电阻约为100 Ω,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200 Ω,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20 V,则白炽灯刚接通电路时的电流为
2.2A
,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
0.18A

答案:2.2A 0.18A
解析:
根据欧姆定律$I = \frac{U}{R}$,已知电压$U = 220\ V$。
刚接通电路时,电阻$R_1 = 100\ \Omega$,电流$I_1=\frac{U}{R_1}=\frac{220}{100}=2.2\ A$。
正常发光时,电阻$R_2 = 1200\ \Omega$,电流$I_2=\frac{U}{R_2}=\frac{220}{1200}\approx0.18\ A$。
2.2A;0.18A
7. 如图14-4-2所示是小辉自制的柠檬电池。当他把一个阻值为5 Ω的灯泡接入电路时,测得通过灯泡的电流为9 mA,由此可计算出柠檬电池两端的电压约为
0.045
V。

答案:0.045
解析:
已知灯泡电阻$R = 5\ \Omega$,通过灯泡的电流$I=9\ mA=9×10^{-3}\ A$,根据欧姆定律$U = IR$,可得柠檬电池两端的电压$U=5\ \Omega×9×10^{-3}\ A=0.045\ V$。
$0.045$
8.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8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 A。若将它两端的电压调为4 V,则通过它的电流为
0.1
A,导体的电阻为
40
Ω。
答案:0.1 40
解析:
根据欧姆定律$I = \frac{U}{R}$,可得导体电阻$R=\frac{U}{I}=\frac{8\ V}{0.2\ A} = 40\ \Omega$。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电压无关,当电压调为$4\ V$时,电流$I'=\frac{U'}{R}=\frac{4\ V}{40\ \Omega}=0.1\ A$。
0.1 40
9. 一名同学利用如图14-4-3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保护电路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

答案:保护电路 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