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寒假里,小明去电影院观看电影,他发现从电影院的各个角度都可以看到放映机投射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银幕对照射到上面的光线产生了
漫
反射,这种反射遵循
(遵循/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漫 遵循
2. 小明站在穿衣镜前0.8 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镜面的距离是
0.8
m;小明向后退时,像的大小与人的大小相比将不变
(变大/变小/不变)。答案:0.8 不变
解析:
0.8;不变
3. 池水的深度为2 m,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约为$3.8× 10^{5}\ m$。那么,月亮在水中的像与水面的距离是
3.8×10⁸
m。答案:3.8×10⁸
解析:
$3.8×10^{5}$
4. 如图2-5-1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并放上一块小平面镜,让手电筒从正上方对着平面镜照射,人从旁边观察到的现象是
纸比平面镜亮
,原因是光照到纸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照到镜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答案:纸比平面镜亮 光照到纸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照到镜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5. 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 m处站着一个高为1.5 m的人,平面镜的高度是1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与像的距离是3 m
B.人在镜中所成像的高度为1 m
C.人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
D.人与像的距离是6 m
D
)。A.人与像的距离是3 m
B.人在镜中所成像的高度为1 m
C.人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
D.人与像的距离是6 m
答案:D
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人到镜3m,像到镜3m,人与像距离为$3m + 3m = 6m$,A错误,D正确;
像与物大小相等,人高1.5m,像高1.5m,B错误;
平面镜成像与镜的高度无关,人能成完整的像,C错误。
D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人到镜3m,像到镜3m,人与像距离为$3m + 3m = 6m$,A错误,D正确;
像与物大小相等,人高1.5m,像高1.5m,B错误;
平面镜成像与镜的高度无关,人能成完整的像,C错误。
D
6. 如图2-5-2所示是由两块平面镜组成的简易潜望镜的示意图。通过它观察物体AB,看到的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等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B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等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B
7. 雨后的小区路面上有一些低洼的水坑,夜晚的路灯斜照水坑后,从不同方向观察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下面的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 迎着灯光方向观察,亮处是水坑
② 迎着灯光方向观察,亮处不是水坑
③ 背着灯光方向观察,亮处是水坑
④ 背着灯光方向观察,亮处不是水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① 迎着灯光方向观察,亮处是水坑
② 迎着灯光方向观察,亮处不是水坑
③ 背着灯光方向观察,亮处是水坑
④ 背着灯光方向观察,亮处不是水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迎着灯光方向观察,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亮处是水坑;背着灯光方向观察,水面镜面反射的光线不能进入人眼,路面漫反射有光线进入人眼,亮处不是水坑。正确组合为①④。
B
B
8. 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选用了一个在适当位置开有孔槽的大玻璃罩[如图2-5-3(a)],一个带支架且底边即为“0”刻度线的量角器[如图2-5-3(b),可放入玻璃罩中],两支激光笔、一块平面镜和一台加湿器。他将平面镜放在玻璃罩的中间位置,向玻璃罩中喷入水雾,用激光笔1发出的光束AO作为入射光线,用光束OB作为反射光线;用激光笔2发出垂直于镜面射向入射点O的光束作为法线[如图2-5-3(c)]。
(1)实验中,当小明看到
(2)为了探究“反射角是否等于入射角”。应多次改变

(1)实验中,当小明看到
反射光束同时遮挡住了代表法线的光束和入射光束
现象时,说明在这次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2)为了探究“反射角是否等于入射角”。应多次改变
入射光线(AO)
的方向,观察并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的大小。答案:
(1)反射光束同时遮挡住了代表法线的光束和入射光束
(2)入射光线(AO) 入射角和反射角
(1)反射光束同时遮挡住了代表法线的光束和入射光束
(2)入射光线(AO) 入射角和反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