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例1】小华和小兰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装置如图2.1-1所示。

(1)如图2.1-1甲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着的乒乓球反复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2)如图2.1-1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乒乓球弹起,说明
(3)如图2.1-2所示,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手机的铃声会越来越

(1)如图2.1-1甲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着的乒乓球反复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2)如图2.1-1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乒乓球弹起,说明
空气
可以传声;若将乙装置搬上月球进行实验,则乒乓球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被弹起。(3)如图2.1-2所示,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手机的铃声会越来越
小
(选填“大”或“小”),进一步推理得出:真空
不能传声。答案:
(1)振动
(2)空气 不能
(3)小 真空
(1)振动
(2)空气 不能
(3)小 真空
【典例2】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360m处鸣笛,若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回声,则汽车的速度为
72
km/h(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取340m/s)。答案:72
解析:
声音传播的距离:$s = 360m + 360m - 40m = 680m$
声音传播的时间:$t=\frac{s}{v}=\frac{680m}{340m/s}=2s$
汽车行驶的速度:$v_1=\frac{s_1}{t_1}=\frac{40m}{2s}=20m/s = 72km/h$
72
声音传播的时间:$t=\frac{s}{v}=\frac{680m}{340m/s}=2s$
汽车行驶的速度:$v_1=\frac{s_1}{t_1}=\frac{40m}{2s}=20m/s = 72km/h$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