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补充习题答案 2025年补充习题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21页解析答案
3. 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___
巴山楚水一带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___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___
胸中郁闷啊,我停止酒杯,搁下筷子,眼前有美食却难以下咽;拔出剑环顾四周,内心却是一片茫然。

答案:(1)巴山楚水一带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2)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3)胸中郁闷啊,我停止酒杯,搁下筷子,眼前有美食却难以下咽;拔出剑环顾四周,内心却是一片茫然。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C.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答案:D(应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 判断下面对这三首诗词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颔联化用一个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亲朋故去、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
×
)
(2)《水调歌头》中的小序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作词缘由,有领起全篇的作用。(
)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些句子写出了词人在求仙问道上的执着与疑惑,他既想羽化登仙又害怕终究不能实现,内心矛盾。(
×
)
(4)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诗人“停杯投箸不能食”的原因是他想到现实之路充满坎坷险阻,觉得前途迷惘无所适从,内心愁苦万分。(
)
答案:(1)×(颔联化用了西晋向秀写《思旧赋》和晋人王质山中观棋以至斧柄腐烂的两个典故)
(2)√ (3)×(这个句子写出了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有对现实人间的不满而期望超然出世的情绪,又有热爱生活的旷达之情)(4)√
3. 朋友失意时,我们可以用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劝慰对方,请说说这么用的理由。
理由有二:①此句用典,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是在告诫人们,即使人生处于低潮也不应该放弃理想,只要坚持,理想终会有实现的时候;②人在失意时,总是悲观消极的,用这充满昂扬向上精神的诗句勉励朋友非常合适。

答案:理由有二:①此句用典,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是在告诫人们,即使人生处于低潮也不应该放弃理想,只要坚持,理想终会有实现的时候;②人在失意时,总是悲观消极的,用这充满昂扬向上精神的诗句勉励朋友非常合适。
4. 南宋学者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试选择一个角度进行鉴赏,说说这首词获得如此高评价的原因。
示例:角度一,视角独特,这首词仿佛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在写月写中秋的文学作品中独树一帜。角度二,本词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特别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几句,看似简单,其内涵却引人思索。角度三,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欢乐而旷达,作者虽有对前途命运不定的苦闷,对出世入世的迷茫,对亲人的思念,却终究能疏解开这些消极情绪,变得乐观豁达,令人钦佩。(能就一个角度谈出自己的鉴赏感受即可)

答案:示例:角度一,视角独特,这首词仿佛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在写月写中秋的文学作品中独树一帜。角度二,本词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特别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几句,看似简单,其内涵却引人思索。角度三,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欢乐而旷达,作者虽有对前途命运不定的苦闷,对出世入世的迷茫,对亲人的思念,却终究能疏解开这些消极情绪,变得乐观豁达,令人钦佩。(能就一个角度谈出自己的鉴赏感受即可)
三、拓展阅读
游沙湖
苏轼
黄州①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②往
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③医而聋。遂④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⑤绝⑥人,以纸画字,书⑦不数字,辄深
人意。余戏⑧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⑨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⑩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⑪。”是日⑫
饮而归。
(选自《东坡志林》卷一,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注释】①黄州:现在湖北黄冈一带。苏轼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②因:因为。③善:擅长。④遂:于是。⑤颖悟:聪明。⑥绝:超过。⑦书:写。⑧戏:调笑。⑨蕲水:旧县名,治所在今湖北浠水。⑩王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传说他曾“临池学书,池水尽黑”。⑪唱黄鸡:感叹时光的流逝,人生不可能长久。白居易在《醉歌示妓人商玲珑》中称“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慨叹人就是在黄鸡的叫声、白日的流动中一天天变老的,颇有年华易逝之感。苏轼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⑫是日:这天。
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因往
田得疾___
察看

(2)辄深
人意___
明白、懂得

(3)皆一时
也___
不同寻常的人

(4)是日
饮而归___
痛快地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___
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都是一时的奇人。

(2)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___
谁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你看那流水还能向西流淌呢!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3. 作者说自己与庞安常“皆一时异人也”,你认为他们各自“异”在什么地方?他们又有何相同之处?___
庞安常“异”在能“以眼为耳”,仅仅凭寥寥数字就了解别人的想法,可以说是非常聪颖。而“我”异”在“以手为口”,凭借自己的一支笔写诗文,成为一代文学大家。他们都才华过人,却似乎无人赏识,一个医术高明,只能屈居乡间做了乡医,一个才华横溢,只能被贬官赋闲,远离京城,然而他们又都有能够身处逆境而不自弃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4. 苏轼不仅博学多才,更以他旷达洒脱的态度笑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从文中的哪些内容能看出他的这种人生态度?___
①找庞安常看病,跟他开玩笑,称他们都是一时的异人;②病好了之后,和庞安常同游豪饮;③在所写词中表达了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答案:1.(1)察看 (2)明白、懂得 (3)不同寻常的人 (4)痛快地
2.(1)我用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2)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庞安常“异”在能“以眼为耳”,仅仅凭寥寥数字就了解别人的想法,可以说是非常聪颖。而“我”异”在“以手为口”,凭借自己的一支笔写诗文,成为一代文学大家。他们都才华过人,却似乎无人赏识,一个医术高明,只能屈居乡间做了乡医,一个才华横溢,只能被贬官赋闲,远离京城,然而他们又都有能够身处逆境而不自弃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4.①找庞安常看病,跟他开玩笑,称他们都是一时的异人;②病好了之后,和庞安常同游豪饮;③在所写词中表达了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