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蜡烛和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甲固定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位于90cm刻度线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
(2)保持上述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15cm刻度线处,应该向
(3)改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将凸透镜乙和光屏分别固定在70cm和85cm刻度线处,再将点燃的蜡烛从15cm刻度线处缓慢地向右移动到5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的次数是

(1)将蜡烛和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甲固定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位于90cm刻度线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
放大
的实像。______(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投影仪
就是根据该原理工作的。(2)保持上述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15cm刻度线处,应该向
左
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3)改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将凸透镜乙和光屏分别固定在70cm和85cm刻度线处,再将点燃的蜡烛从15cm刻度线处缓慢地向右移动到5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的次数是
0
。
答案:放大
投影仪
左
0
投影仪
左
0
23. (8分)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来研究电影放映时银幕上的影像情况。
(1)进入影院,小明发现银幕表面较为粗糙,观众在不同位置都可以看到银幕上的影像,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
(2)小明在银幕上看到了清晰的影像,这个影像相对于胶片上的图案是
A. 一倍焦距以内
B.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C. 二倍焦距以外
(3)放映过程中影像的大小超出了银幕边界,要使影像缩小到银幕范围且仍然清晰,在放映机镜头靠近银幕的同时,还要将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调

(1)进入影院,小明发现银幕表面较为粗糙,观众在不同位置都可以看到银幕上的影像,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
漫
反射。(2)小明在银幕上看到了清晰的影像,这个影像相对于胶片上的图案是
倒立
的。同时,影像又是放大的,是因为胶片放在了距离镜头B
的位置。A. 一倍焦距以内
B.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C. 二倍焦距以外
(3)放映过程中影像的大小超出了银幕边界,要使影像缩小到银幕范围且仍然清晰,在放映机镜头靠近银幕的同时,还要将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调
大
一些。
答案:漫
倒立
B
大
倒立
B
大
24. (8分)小明与几位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的大小经常在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从实验室借了一些实验器材,借助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子的大小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的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量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1)分析得到的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处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
(2)为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的高度H随着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L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由图像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 35cm时,影子的高度H是


(3)当手电筒距黑板擦比较远时,观察发现,影子变小得

(1)分析得到的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处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
变小
。(2)为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的高度H随着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L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由图像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 35cm时,影子的高度H是
15.7
cm。

(3)当手电筒距黑板擦比较远时,观察发现,影子变小得
慢
;当手电筒距离黑板足够远时,影子的大小如何变化?基本不变
。答案:变小
15.7
慢
基本不变
15.7
慢
基本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