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课课练答案 2025年课课练江苏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第11页解析答案
1.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
噪声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乐音的振动是
有规律
的;计量声音的强弱常用
分贝
作为单位。
答案:噪声
有规律
分贝
2. 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是:①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②____
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③____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例题1 不同材料的物体在隔声性能上是有差异的,不同颜色的物体或不同温度的物体在隔声效果上有差异吗?猜一猜,并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点 拨 在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根据控制变量法,选择同种材料且厚度相等的物体,但它们的颜色要各不相同或者温度各不相同;二要设计一种确定声音等级的方式,如测量人耳刚好听不到机械秒表指针走动时离声源的距离;三要注意控制声源发出声音的响度。因为人耳对于响度较小的声音的变化较为敏感,而声音较响时,发生同样的变化人耳反应不太敏感。因此,本实验的声源最好采用机械秒表的指针走动时发出的微弱的“滴答”声。
答案:猜想1:不同颜色的物体隔声效果无差异。
猜想2:不同温度的物体隔声效果无差异。
实验设计一:验证不同颜色物体的隔声差异
实验器材:机械秒表1个,同种材料、同厚度、不同颜色(红、白、黑)的隔声板各1块(大小相同),刻度尺1把。
实验步骤:
1. 将机械秒表固定于水平桌面,确保发声稳定。
2. 用红色隔声板完全包裹秒表,人耳从距秒表1m处缓慢远离,直至刚好听不到“滴答”声,记录距离L₁。
3. 换用白色、黑色隔声板重复步骤2,记录距离L₂、L₃。
结论分析:若L₁=L₂=L₃,则颜色对隔声效果无影响;否则有影响。
实验设计二:验证不同温度物体的隔声差异
实验器材:机械秒表1个,同种材料、同厚度、同颜色的隔声板3块(大小相同),温度计1个,加热装置,冷藏装置。
实验步骤:
1. 将隔声板分别处理为常温(25℃)、高温(50℃)、低温(0℃),用温度计监测温度。
2. 秒表固定发声后,用常温隔声板包裹,人耳远离至刚好听不到声音,记录距离L₄。
3. 换用高温、低温隔声板重复步骤2,记录距离L₅、L₆。
结论分析:若L₄=L₅=L₆,则温度对隔声效果无影响;否则有影响。
例题2 探究噪声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1)设计一个探究噪声对记忆力影响的实验。
(2)调查你居住区域的噪声来源有哪些,你准备向有关部门提出哪些控制噪声的合理建议?
点 拨 关于题(1),我们可以进行一次对比实验,如将20名同学分成两组,每组10人,一组处于安静的环境中,另一组处于有噪声的环境中,让两组同学背诵同一篇短文,记录他们所用的时间,且过一段时间后检查他们遗忘的情况。题(2)主要是让同学们在实践中认识噪声,增强环保意识。
答案:(1)实验设计:
选取20名年龄、性别、学习能力相近的同学,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10人。
实验组处于噪声环境(如播放交通噪声录音,音量控制在70分贝左右),对照组处于安静环境(音量低于50分贝)。
让两组同学同时背诵同一篇约300字的短文,记录每组同学背诵成功(能准确复述内容)的平均用时。
1天后,对两组同学进行短文内容回忆测试,记录每组平均遗忘率。
实验结论:对比两组同学的背诵用时和遗忘率,分析噪声对记忆力的影响。
(2)调查结果与建议:
噪声来源:交通噪声(车辆行驶、鸣笛)、建筑施工噪声、商业活动噪声(商铺音响、叫卖声)、邻里生活噪声(装修、娱乐)。
建议:交通高峰期增设禁鸣标志,优化道路隔音设施;施工场地设置隔音围挡,限制夜间施工时间;商铺禁止使用高音喇叭,加强巡查管理;社区制定安静时段公约,推广双层隔音玻璃。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