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联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全文,说说结语部分的“英雄式的战斗”在文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答案:消息的主体中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这是通过侧面描写,在对比中反衬出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则是通过正面描写表现出人民解放军“英雄式的战斗”。
5.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全面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的战况,对这三路大军的报道,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相同点:无论写哪一路大军,都交代了时间、地点、战况。不同点:中路军写得简略,因为之前已作过报道;西路军写得较详细,除叙述战况外,还分析了我军胜利的原因;东路军写得最详细,既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又详细地写了我军的战果。
6.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
答案: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军接着中路军说,能合在一起,并加以分析评论。最后说东路军激战,文势涌起高潮。
7. 新闻注重准确性,呈现客观事实,作者的感情与思想往往隐含于字里行间。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在客观的新闻报道中体现自己的主观情感的。
答案: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既准确概括了人物与事件,又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无坚不摧的力量和压倒敌人的气势,胜利的豪情跃然纸上;导语部分的“均是”一词,强调渡江范围之广,取得的胜利之巨大,洋溢着自豪之情;主体部分报道敌军与我军的战斗情形时,“纷纷溃退,毫无斗志”与“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的赞美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新华社沈阳 2024 年 11 月 28 日电(记者黎云、李秉宣) 记者从退役军人事务部获悉,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28 日回国。
28 日上午,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烈士遗骸临时安置所共同举行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韩方对志愿军烈士遗骸进行装殓,向中方移交 43 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 495 件遗物。
装殓仪式后,中韩双方共同将烈士遗骸棺椁运送至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方在仁川国际机场停机坪举行庄严悼念仪式,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驻韩国使馆临时代办方坤为烈士遗骸棺椁一一覆盖国旗。全体人员向志愿军烈士三鞠躬。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礼兵手持国旗,引领护送烈士遗骸棺椁登上空军运 - 20 专机。
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军地有关部门组成的中方交接代表团组和中国驻韩国使馆国防武官等相关人员共同见证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
2014 年以来,中韩双方遵循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坦诚友好、务实合作,已连续 11 年成功交接 981 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
(选自 2024 年 11 月 28 日新华网,有删改)
链接材料:
70 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 9 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节选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请将这则消息的六要素补充完整。

2. 请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并分析其作用。
3. 新闻主体部分描述了哪些内容?这些描述有什么作用?
4. 70 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在战场上不惧强敌、英勇奋战,以热血和生命换来和平。如今,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跨越山河回归故土。请写下此刻你最想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说的话,以表达你深深的敬意。
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新华社沈阳 2024 年 11 月 28 日电(记者黎云、李秉宣) 记者从退役军人事务部获悉,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28 日回国。
28 日上午,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烈士遗骸临时安置所共同举行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韩方对志愿军烈士遗骸进行装殓,向中方移交 43 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 495 件遗物。
装殓仪式后,中韩双方共同将烈士遗骸棺椁运送至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方在仁川国际机场停机坪举行庄严悼念仪式,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驻韩国使馆临时代办方坤为烈士遗骸棺椁一一覆盖国旗。全体人员向志愿军烈士三鞠躬。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礼兵手持国旗,引领护送烈士遗骸棺椁登上空军运 - 20 专机。
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军地有关部门组成的中方交接代表团组和中国驻韩国使馆国防武官等相关人员共同见证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
2014 年以来,中韩双方遵循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坦诚友好、务实合作,已连续 11 年成功交接 981 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
(选自 2024 年 11 月 28 日新华网,有删改)
链接材料:
70 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 9 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节选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请将这则消息的六要素补充完整。

2. 请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并分析其作用。
3. 新闻主体部分描述了哪些内容?这些描述有什么作用?
4. 70 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在战场上不惧强敌、英勇奋战,以热血和生命换来和平。如今,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跨越山河回归故土。请写下此刻你最想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说的话,以表达你深深的敬意。
答案:1.①2024年11月28日 ②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中韩双方举行装殓仪式、移交仪式,中方举行悼念仪式 ③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归祖国,体现对烈士的敬重和对历史的铭记
2.导语:记者从退役军人事务部获悉,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28日回国。
作用:用简洁的语言,直接点明了新闻的核心事件,即“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让读者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引发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
3.新闻主体部分描述了装殓仪式、移交过程和悼念仪式等内容。通过对装殓、移交、悼念等仪式的描述,完整呈现事件全貌,让读者全面了解烈士遗骸回国过程;强化情感表达,使读者油然产生对烈士的敬重与缅怀之情;突出新闻核心价值,凸显对烈士遗骸的重视及对英烈的尊崇,引发读者对历史和民族精神的思考。
4.示例:敬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70多年前,你们告别家乡与亲人,奔赴战场,在枪林弹雨中,以钢铁意志和无畏勇气,守护家国。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奉献牺牲,才有如今祖国的繁荣、人民的幸福生活。如今山河无恙,你们的名字或许被岁月掩盖,但功绩与精神已深植于我们心间。我们定继承遗志,传承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拼搏奋进,不负你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
2.导语:记者从退役军人事务部获悉,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28日回国。
作用:用简洁的语言,直接点明了新闻的核心事件,即“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让读者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引发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
3.新闻主体部分描述了装殓仪式、移交过程和悼念仪式等内容。通过对装殓、移交、悼念等仪式的描述,完整呈现事件全貌,让读者全面了解烈士遗骸回国过程;强化情感表达,使读者油然产生对烈士的敬重与缅怀之情;突出新闻核心价值,凸显对烈士遗骸的重视及对英烈的尊崇,引发读者对历史和民族精神的思考。
4.示例:敬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70多年前,你们告别家乡与亲人,奔赴战场,在枪林弹雨中,以钢铁意志和无畏勇气,守护家国。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奉献牺牲,才有如今祖国的繁荣、人民的幸福生活。如今山河无恙,你们的名字或许被岁月掩盖,但功绩与精神已深植于我们心间。我们定继承遗志,传承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拼搏奋进,不负你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