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课时练答案 2025年同步导学案课时练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56页解析答案
雪落菘叶
高 方
①第一次听说白菜别名叫“菘”时,我心里跃起一个激灵。这让我想为新认识的“菘”写点什么。
②中国是白菜的原产地。千百年来,当园圃里的菜蔬们渐次退场,只有白菜坚守到小雪时节,它与松一般有不畏霜寒的傲骨。
③当第一场冬雪覆盖大地,白菜便已整理好行李,准备离开土地了。虽然最外层的叶子依然舒展,如裙摆般松散,但内层已包裹紧密,捏一捏顿感踏实。如此瓷实便可承受长途运输之颠簸。
④别看白菜窝在垄间其貌不扬,叶子并无精致讲究的姿态,但是从离地几米的视角俯视它们,却有震撼的观感。一朵朵“花苞”葱葱翠翠、圆圆滚滚、层层叠叠,像浸染了青汁,颜色顺着鼓胀的曲线,由浓而淡滑落。
⑤每年收白菜的季节,奶奶伛偻的腰更弯了。她将背拉成一张弓,面向泥土蓄力,拢起白菜外层散乱的叶子,拉住根部轻轻一拽。片刻前还直挺挺的白菜,立刻倒在一旁。
⑥爷爷有时会抡起锄头,把白菜根从泥土里钩拽出来,白菜顺势在地垄里打个滚,被爷爷的大手一把捉住,丢进柳条筐,白菜们便跟着爷爷回了家。
⑦带着泥土的白菜要先晾晒三四天,直到外层的绿叶萎蔫,变得像纸一样皱而干,形成一层天然的保护膜。那些秋虫的浅吟低唱、寒生露凝、弯月银霜等自然风物统统封进心里,从此缄口。
⑧晒过的白菜可以在室外任一处背风的地方堆放,不论放在何处都不需用纸张、棉被、塑料膜等物覆盖。它喜欢与自然相伴,风、雪、寒霜才是它愿意接受的披风。
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入冬后家家户户都要存上百余斤大白菜。它在最寒冷的季节受命,承担起果腹之重任。年幼正在长身体的我,总是不满足单一食物的摄入,于是在奶奶弯腰拾起一棵白菜时,便开始嘟囔着抗议:我不想吃炖白菜。
⑩奶奶拢上套袖,横起面板,竖起擀面杖,烧旺炉火,双手交错间,便烙好一张酥香的葱油饼。有了饼的加持,炖白菜果然又变得别有滋味。有时,奶奶也会把肥肉炼成脂渣,和着白菜做成包子、饺子、烙饼,这些美食味道各有不同,我的味蕾再次

⑪大白菜味甘性平,与谁搭伴都可以。它愿意为任何一场厨房大戏充当配角,这不失为白菜的迷人之处,也是它的可贵之处。
⑫小小白菜,清白而淡雅,深得文人墨客的偏爱,始终占据一方纸墨。
⑬北宋文学大家苏东坡也是资深美食家,曾作诗云:“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能从清淡的大白菜中品出如此美味,不失为阅尽繁华后的回归,表里澄澈,怎么都自在。
⑭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过大白菜:“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如今在大白菜的重要产地——山东胶州,刚收割完的白菜也用红绳捆绑,绳子上还挂着二维码,扫码可以看到它的种植记录等信息。
⑮又是一年雪落时,雪霰排成长队降落人间,或随旋风急流而泻,或循着光线飘舞。相比之下,白菜笃定多了。它们陈于墙角、铺于集市,不卑不亢地候在那里,为大地隆冬的篇章拉开帷幕。
(选自 2023 年 12 月 13 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1. 从全文来看,白菜有哪些可贵之处?请简要概括。
2. 文中有不少生动的描写,请按要求赏析下列词句。
(1)有时,奶奶也会把肥肉炼成脂渣,和着白菜做成包子、饺子、烙饼,这些美食味道各有不同,我的味蕾再次
。(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奶奶拢上套袖,横起面板,竖起擀面杖,烧旺炉火,双手交错间,便烙好一张酥香的葱油饼。(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3. 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请说明理由。
4. 白菜是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平凡事物,在本文中,白菜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1.白菜在寒冬坚守,有不畏霜寒的傲骨;瓷实,能承受长途运输的颠簸;有震撼的观感;喜欢与自然相伴;在最寒冷的季节能承担起果腹的重任;味甘性平,可与任何菜搭配,愿意充当配角;清白淡雅,深受文人墨客偏爱。2.
(1)“沦陷”本义是(领土)被敌人占领,失陷;在文中指“我”的味蕾沉浸在奶奶做的食物中。“沦陷”一词大词小用,写出了奶奶用白菜做的美食让“我”的味蕾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流露出“我”的赞美之情。
(2)运用了动作描写,“拢”“横”“竖”“烧”“烙”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奶奶制作葱油饼时动作的娴熟麻利,体现了奶奶的能干,也从侧面表现了葱油饼的美味。3.应该用欢快、惊喜的语气来读。“葱葱翠翠”“圆圆滚滚”“层层叠叠”这些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菜饱满、鲜嫩,充满生机,惹人喜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所以应该用欢快、惊喜的语气来读。4.在本文中,白菜象征着坚定、坚强、执着、不怕困难、有傲骨、勇担责任、不急不躁、不卑不亢、默默无闻、低调淡然的精神品质。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