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课时练答案 2025年同步导学案课时练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36页解析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③夷④杂揉,屠沽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⑥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⑦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
【注】
① 上元:节日名。农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节”,也称“元宵节”。② 儋州:地名,现在属于海南。③ 民:指汉族人。④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⑤ 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⑥ 过:苏轼第三子。⑦ 韩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
8.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
于是,就

(2)盖竹柏影也 盖:
大概是

(3)予欣然从之 欣然:
高兴的样子

(4)步城西 步:
走路

9. 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C
)
A. 庭下如/积水空明
B. 盖竹柏/影也
C. 舍中/掩关熟睡
D. 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10.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

(2)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在这月光皎洁的美好夜晚,先生能出去走走吗?

11.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B
)
A. 甲文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月光澄澈、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月夜美景。
B. 乙文用寥寥数语就将人们带回了千年前海南的那个上元节之夜,韵味无穷。
C. 甲、乙两文都是苏轼被贬期间所作,都写了苏轼主动邀请友人月夜闲游之事。
D. 甲文最后一句中的“闲”字既有赏月的欣喜,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和些许自嘲;乙文最后一句中的“笑”字暗含嘲笑韩愈境遇不好,不得志之意。
答案:8.
(1)于是,就
(2)大概是
(3)高兴的样子
(4)走路
9.C
10.
(1)哪一夜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
(2)在这月光皎洁的美好夜晚,先生能出去走走吗?
11.B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