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A.$ y = x^{2} $
B.$ y = 3x - 5 $
C.$ y = \frac{6}{x} $
D.$ y = \frac{1}{x - 1} $
B
)A.$ y = x^{2} $
B.$ y = 3x - 5 $
C.$ y = \frac{6}{x} $
D.$ y = \frac{1}{x - 1} $
答案:B
2. 已知函数 $ y =  (m + 3)x + 2 $ 是一次函数,则 $ m $ 的取值范围是(
A.$ m \neq - 3 $
B.$ m \neq 1 $
C.$ m \neq 0 $
D.$ m $ 为任意实数
A
)A.$ m \neq - 3 $
B.$ m \neq 1 $
C.$ m \neq 0 $
D.$ m $ 为任意实数
答案:A
解析:
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 kx + b$($k$,$b$为常数,$k \neq 0$)。
对于函数$y=(m + 3)x + 2$,要使其为一次函数,则一次项系数$m + 3 \neq 0$,解得$m \neq - 3$。
A
对于函数$y=(m + 3)x + 2$,要使其为一次函数,则一次项系数$m + 3 \neq 0$,解得$m \neq - 3$。
A
3. (2024·宿豫期末)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340 \, m/s $,则传播距离 $ l(m) $ 与传播时间 $ t(s) $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l=340t
。答案:l=340t
解析:
$ l=340t $
4. 已知 $ y =  (k - 3)x + k^{2} - 9 $ 是关于 $ x $ 的正比例函数,则 $ k = $
-3
。当 $ x =  - 5 $ 时,该函数的函数值为30
。答案:-3 30
解析:
因为$y=(k - 3)x + k^{2} - 9$是正比例函数,所以$\begin{cases}k - 3\neq0\\k^{2} - 9=0\end{cases}$。
由$k^{2} - 9=0$得$k=\pm3$,又$k - 3\neq0$即$k\neq3$,所以$k=-3$。
此时函数为$y=(-3 - 3)x=-6x$,当$x=-5$时,$y=-6×(-5)=30$。
-3 30
由$k^{2} - 9=0$得$k=\pm3$,又$k - 3\neq0$即$k\neq3$,所以$k=-3$。
此时函数为$y=(-3 - 3)x=-6x$,当$x=-5$时,$y=-6×(-5)=30$。
-3 30
5. 写出下列各题中 $ x $ 与 $ y $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判断 $ y $ 是不是 $ x $ 的一次函数。
(1) 居民用电标准是每千瓦时 $ 0.53 $ 元,求电费 $ y $ (元) 与用电量 $ x $ (千瓦时) 之间的关系;
(2) 汽车离开 $ A $ 站 $ 4 $ 千米,再以 $ 40 $ 千米/时的平均速度行驶了 $ x $ 小时,求汽车离开 $ A $ 站的距离 $ y $ (千米) 与时间 $ x $ (时) 之间的关系;
(3) 某车站规定旅客可以免费携带不超过 $ 20 $ 千克的行李,超过部分每千克收取 $ 1.5 $ 元的行李费,求旅客需交的行李费 $ y $ (元) 与携带行李质量 $ x $ (千克) $ (x > 20) $ 之间的关系。
(1) 居民用电标准是每千瓦时 $ 0.53 $ 元,求电费 $ y $ (元) 与用电量 $ x $ (千瓦时) 之间的关系;
(2) 汽车离开 $ A $ 站 $ 4 $ 千米,再以 $ 40 $ 千米/时的平均速度行驶了 $ x $ 小时,求汽车离开 $ A $ 站的距离 $ y $ (千米) 与时间 $ x $ (时) 之间的关系;
(3) 某车站规定旅客可以免费携带不超过 $ 20 $ 千克的行李,超过部分每千克收取 $ 1.5 $ 元的行李费,求旅客需交的行李费 $ y $ (元) 与携带行李质量 $ x $ (千克) $ (x > 20) $ 之间的关系。
答案:解:
(1)根据题意可得 y=0.53x,是一次函数.
(2)根据题意可得 y=4+40x,是一次函数.
(3)根据题意可得 y=1.5(x-20),是一次函数.
(1)根据题意可得 y=0.53x,是一次函数.
(2)根据题意可得 y=4+40x,是一次函数.
(3)根据题意可得 y=1.5(x-20),是一次函数.
6. 有下列函数:① $ y =  - 0.1x $;② $ y =  - 2x - 1 $;③ $ y =  \frac{x}{2} $;④ $ y =  2x^{2} $;⑤ $ y^{2} =  4x $;⑥ $ y =  kx $ ( $ k $ 为常数)。其中,一次函数有(
A.$ 1 $ 个
B.$ 2 $ 个
C.$ 3 $ 个
D.$ 4 $ 个
C
)A.$ 1 $ 个
B.$ 2 $ 个
C.$ 3 $ 个
D.$ 4 $ 个
答案:C
解析:
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 kx + b$($k$、$b$为常数,$k \neq 0$)。
①$y=-0.1x$,符合一次函数形式,$k=-0.1$,$b=0$,是一次函数。
②$y=-2x - 1$,符合一次函数形式,$k=-2$,$b=-1$,是一次函数。
③$y = \frac{x}{2}$,可化为$y=\frac{1}{2}x$,符合一次函数形式,$k=\frac{1}{2}$,$b=0$,是一次函数。
④$y = 2x^{2}$,$x$的次数是$2$,不是一次函数。
⑤$y^{2}=4x$,不是$y$关于$x$的一次函数形式,不是一次函数。
⑥$y = kx$($k$为常数),当$k=0$时,$y=0$是常数函数,不是一次函数,故不一定是一次函数。
综上,一次函数有①②③,共3个。
C
①$y=-0.1x$,符合一次函数形式,$k=-0.1$,$b=0$,是一次函数。
②$y=-2x - 1$,符合一次函数形式,$k=-2$,$b=-1$,是一次函数。
③$y = \frac{x}{2}$,可化为$y=\frac{1}{2}x$,符合一次函数形式,$k=\frac{1}{2}$,$b=0$,是一次函数。
④$y = 2x^{2}$,$x$的次数是$2$,不是一次函数。
⑤$y^{2}=4x$,不是$y$关于$x$的一次函数形式,不是一次函数。
⑥$y = kx$($k$为常数),当$k=0$时,$y=0$是常数函数,不是一次函数,故不一定是一次函数。
综上,一次函数有①②③,共3个。
C
7. (2024·通州期末)下列式子中,表示 $ y $ 是 $ x $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A.$ y = x^{2} $
B.$ y = \frac{2}{x} $
C.$ y = \frac{x}{3} $
D.$ y^{2} = 3x $
C
)A.$ y = x^{2} $
B.$ y = \frac{2}{x} $
C.$ y = \frac{x}{3} $
D.$ y^{2} = 3x $
答案:C
解析:
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 kx$($k$为常数,$k \neq 0$)。
选项A:$y = x^2$,自变量$x$的次数是2,不符合正比例函数定义。
选项B:$y = \frac{2}{x}$,是反比例函数,不符合。
选项C:$y = \frac{x}{3}$可化为$y = \frac{1}{3}x$,符合$y = kx$($k = \frac{1}{3} \neq 0$)的形式,是正比例函数。
选项D:$y^2 = 3x$,$y$不是$x$的一次函数,不符合。
C
选项A:$y = x^2$,自变量$x$的次数是2,不符合正比例函数定义。
选项B:$y = \frac{2}{x}$,是反比例函数,不符合。
选项C:$y = \frac{x}{3}$可化为$y = \frac{1}{3}x$,符合$y = kx$($k = \frac{1}{3} \neq 0$)的形式,是正比例函数。
选项D:$y^2 = 3x$,$y$不是$x$的一次函数,不符合。
C
8. 当 $ k = $
-2
时,关于 $ x $ 的一次函数 $ y =  (k - 2)x - 4 + k^{2} $ 又是正比例函数。答案:-2
解析:
要使一次函数$y=(k - 2)x - 4 + k^{2}$是正比例函数,需满足:
1. 常数项为$0$:$-4 + k^{2}=0$,解得$k = \pm 2$;
2. 一次项系数不为$0$:$k - 2\neq 0$,即$k\neq 2$。
综上,$k=-2$。
$-2$
1. 常数项为$0$:$-4 + k^{2}=0$,解得$k = \pm 2$;
2. 一次项系数不为$0$:$k - 2\neq 0$,即$k\neq 2$。
综上,$k=-2$。
$-2$
9. 新定义:$ [a,b] $ 为一次函数 $ y =  ax + b(a \neq 0,a,b $ 为实数) 的“关联数”。若“关联数”为 $ [3,m - 2] $ 的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点 $ (1 - m,1 + m) $ 在第
二
象限。答案:二
解析:
由题意得,“关联数”为$[3,m - 2]$的一次函数为$y = 3x + m - 2$。
因为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所以$m - 2 = 0$,解得$m = 2$。
则$1 - m = 1 - 2 = -1$,$1 + m = 1 + 2 = 3$,点为$(-1,3)$,在第二象限。
二
因为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所以$m - 2 = 0$,解得$m = 2$。
则$1 - m = 1 - 2 = -1$,$1 + m = 1 + 2 = 3$,点为$(-1,3)$,在第二象限。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