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
C.滚摆旋转着下降,越转越快
D.点燃爆竹,爆竹腾空而起
D
)。A.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
C.滚摆旋转着下降,越转越快
D.点燃爆竹,爆竹腾空而起
答案:D
8. 一块金属的温度从 $ 30℃ $ 上升到 $ 50℃ $,吸收的热量为 $ Q_{1} $;温度从 $ 90℃ $ 降低到 $ 70℃ $,放出的热量为 $ Q_{2} $,则(
A.$ Q_{1} > Q_{2} $
B.$ Q_{1} < Q_{2} $
C.$ Q_{1} = Q_{2} $
D.无法比较
C
)。A.$ Q_{1} > Q_{2} $
B.$ Q_{1} < Q_{2} $
C.$ Q_{1} = Q_{2} $
D.无法比较
答案:C
解析:
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 = cm\Delta t$,其中$c$为比热容,$m$为质量,$\Delta t$为温度变化量。
对于$Q_1$:温度从$30℃$上升到$50℃$,$\Delta t_1=50℃ - 30℃=20℃$,则$Q_1 = cm×20℃$。
对于$Q_2$:温度从$90℃$降低到$70℃$,$\Delta t_2=90℃ - 70℃=20℃$,则$Q_2 = cm×20℃$。
因为是同一块金属,所以$c$和$m$相同,$\Delta t_1=\Delta t_2$,故$Q_1 = Q_2$。
C
对于$Q_1$:温度从$30℃$上升到$50℃$,$\Delta t_1=50℃ - 30℃=20℃$,则$Q_1 = cm×20℃$。
对于$Q_2$:温度从$90℃$降低到$70℃$,$\Delta t_2=90℃ - 70℃=20℃$,则$Q_2 = cm×20℃$。
因为是同一块金属,所以$c$和$m$相同,$\Delta t_1=\Delta t_2$,故$Q_1 = Q_2$。
C
9. 由比热容的定义得出公式 $ c = Q/(m \cdot \Delta t)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越多,比热容就越大
B.物体的质量越大,温度改变越多,比热容就越小
C.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吸热多少、质量大小、温度变化三者都有关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对一定状态的同一物质而言,比热容是一定值
D
)。A.物体吸热越多,比热容就越大
B.物体的质量越大,温度改变越多,比热容就越小
C.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吸热多少、质量大小、温度变化三者都有关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对一定状态的同一物质而言,比热容是一定值
答案:D
10.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从 $ A $ 处出发分别经三个不同的光滑斜面下滑到同一水平面上的 $ C_{1} $、$ C_{2} $、$ C_{3} $ 处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 $ C_{1} $、$ C_{2} $、$ C_{3} $ 处的动能相等
B.物体在 $ C_{1} $、$ C_{2} $、$ C_{3} $ 处的速度大小相等
C.物体在 $ C_{1} $、$ C_{2} $、$ C_{3} $ 处的机械能相等
D.物体在三个斜面上下滑的时间相等
D
)。
A.物体在 $ C_{1} $、$ C_{2} $、$ C_{3} $ 处的动能相等
B.物体在 $ C_{1} $、$ C_{2} $、$ C_{3} $ 处的速度大小相等
C.物体在 $ C_{1} $、$ C_{2} $、$ C_{3} $ 处的机械能相等
D.物体在三个斜面上下滑的时间相等
答案:D
解析:
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初始机械能均为$mgh$($h$为A到水平面高度),故在$C_1$、$C_2$、$C_3$处机械能相等,C正确。
到达水平面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动能$E_k=mgh$,相等,A正确。
由$E_k=\frac{1}{2}mv^2$得$v=\sqrt{2gh}$,速度大小相等,B正确。
设斜面倾角为$\theta$,长度$l=\frac{h}{\sin\theta}$,加速度$a=g\sin\theta$,由$l=\frac{1}{2}at^2$得$t=\frac{1}{\sin\theta}\sqrt{\frac{2h}{g}}$,$\theta$不同,时间不等,D错误。
D
初始机械能均为$mgh$($h$为A到水平面高度),故在$C_1$、$C_2$、$C_3$处机械能相等,C正确。
到达水平面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动能$E_k=mgh$,相等,A正确。
由$E_k=\frac{1}{2}mv^2$得$v=\sqrt{2gh}$,速度大小相等,B正确。
设斜面倾角为$\theta$,长度$l=\frac{h}{\sin\theta}$,加速度$a=g\sin\theta$,由$l=\frac{1}{2}at^2$得$t=\frac{1}{\sin\theta}\sqrt{\frac{2h}{g}}$,$\theta$不同,时间不等,D错误。
D
11. 一个物体具有
做功的本领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了能。飞行的子弹能穿透钢板,是因为子弹具有动
能;蓄在高处的水能用来发电,是利用了水的重力势
能;钟表里的发条能带动时针走动,是靠发条的弹性势
能。答案:做功的本领 动 重力势 弹性势
12.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图(a)、(b)中,能说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图

(a)
[(a)/(b),下同],能说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图(b)
。
答案:(a) (b)
13. 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
做功
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
来完成的。答案:做功 惯性
14. 洒水车沿街道匀速行驶,将水洒向路面,在此过程中它的动能将
变小
(变大/变小/不变),这是因为洒水车质量变小
。答案:变小 洒水车质量变小
15. 有两个铝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 3:2 $,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3:2
。若它们放出相同热量,则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为2:3
。答案:3:2 2:3
16.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古代,人们就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
热量
;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沙石、水泥的比热容
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三是城市水面小,水所吸收的热量
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答案:热量 比热容 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