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在相同条件下,质量相同的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达天然气的数十倍。若可燃冰的热值是天然气的 $ 10 $ 倍(天然气的热值为 $ 4.2×10^{7} J/kg $),则完全燃烧 $ 0.25 kg $ 可燃冰放出的热量为
1.05×10⁸
$ J $。在不考虑热量损失的情况下,若这些热量能使 $ 400 kg $、$ 45℃ $ 的水刚好达到沸点,则此时水的沸点是107.5
$ ℃ $,水面上方的气压大于
(大于/小于/等于)标准大气压。[$ c_{水} = 4.2×10^{3} J/(kg \cdot ℃) $]答案:1.05×10⁸ 107.5 大于
解析:
可燃冰的热值:$q_{可燃冰} = 10q_{天然气} = 10×4.2×10^{7}\, J/kg = 4.2×10^{8}\, J/kg$
完全燃烧$0.25\, kg$可燃冰放出的热量:$Q_{放} = m_{可燃冰}q_{可燃冰} = 0.25\, kg×4.2×10^{8}\, J/kg = 1.05×10^{8}\, J$
水吸收的热量:$Q_{吸} = Q_{放} = 1.05×10^{8}\, J$
由$Q_{吸} = cm\Delta t$得,水升高的温度:$\Delta t = \frac{Q_{吸}}{c_{水}m_{水}} = \frac{1.05×10^{8}\, J}{4.2×10^{3}\, J/(kg\cdot^{\circ}C)×400\, kg} = 62.5^{\circ}C$
水的沸点:$t = t_{0} + \Delta t = 45^{\circ}C + 62.5^{\circ}C = 107.5^{\circ}C$
因为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circ}C$,此时水的沸点为$107.5^{\circ}C$,所以水面上方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
$1.05×10^{8}$;$107.5$;大于
完全燃烧$0.25\, kg$可燃冰放出的热量:$Q_{放} = m_{可燃冰}q_{可燃冰} = 0.25\, kg×4.2×10^{8}\, J/kg = 1.05×10^{8}\, J$
水吸收的热量:$Q_{吸} = Q_{放} = 1.05×10^{8}\, J$
由$Q_{吸} = cm\Delta t$得,水升高的温度:$\Delta t = \frac{Q_{吸}}{c_{水}m_{水}} = \frac{1.05×10^{8}\, J}{4.2×10^{3}\, J/(kg\cdot^{\circ}C)×400\, kg} = 62.5^{\circ}C$
水的沸点:$t = t_{0} + \Delta t = 45^{\circ}C + 62.5^{\circ}C = 107.5^{\circ}C$
因为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circ}C$,此时水的沸点为$107.5^{\circ}C$,所以水面上方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
$1.05×10^{8}$;$107.5$;大于
18. 月面是凸凹不平的,如图(a)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作月坑。
小军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用一个铺满厚厚细沙的盘子、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探究月坑的形成,如图(b)所示。
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质量 $ m/g $|体积 $ V/cm^{3} $|下落高度 $ h/cm $|坑的深度 $ d/mm $|
|①|20|7.5|50|2.6|
|②|20|7.5|60|3.5|
|③|20|7.5|70|5.0|
|④|20|2.5|70|11.3|
|⑤|20|1.8|70|12.4|
|⑥|60|7.5|70|14.6|
|⑦|85|7.5|70|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②、③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2)由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的猜想:
小军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用一个铺满厚厚细沙的盘子、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探究月坑的形成,如图(b)所示。
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质量 $ m/g $|体积 $ V/cm^{3} $|下落高度 $ h/cm $|坑的深度 $ d/mm $|
|①|20|7.5|50|2.6|
|②|20|7.5|60|3.5|
|③|20|7.5|70|5.0|
|④|20|2.5|70|11.3|
|⑤|20|1.8|70|12.4|
|⑥|60|7.5|70|14.6|
|⑦|85|7.5|70|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②、③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下落高度
有关。(2)由
③
、⑥
、⑦
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越浅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的猜想:
如流星的表面形状等
。答案:
(1)下落高度
(2)③ ⑥ ⑦
(3)越浅
(4)如流星的表面形状等
(1)下落高度
(2)③ ⑥ ⑦
(3)越浅
(4)如流星的表面形状等
19. 吃过烫的食物不利于身体健康,怎样让食物快速冷却呢?为此,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冷却速度较慢,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更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装入相等的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牛奶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中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 /min |0|2|4|6|8|10|12|14|16|18|
|甲的示数 /℃ |70|60|53|47|42|39|37|35|34|33|
|乙的示数 /℃ |70|66|61|58|55|52|50|48|46|44|

(1)对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
(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的。小明想用“冷却速度”(用字母 v 代表)来定量表示冷却的快慢程度,请你给物理量下个定义:______叫作冷却速度。
(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_____的影响。
(5)根据(4)中的分析,小明终于找到了一个用水使物体快速冷却的办法,并且举一反三,明白了工业生产中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的好处。
$\begin{matrix}$
$\textbf{流水喷淋法的工作过程} \\$
如图所示,通过喷头,大量细小的水珠源源不断地喷洒在高温物体上,落水被收集后通过冷却塔再循环使用。 \\
$\quad\quad \quad\quad \quad\quad \quad\quad \quad\quad ① ______;$② ______ \\
$\end{matrix}\\ $

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冷却速度较慢,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更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装入相等的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牛奶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中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 /min |0|2|4|6|8|10|12|14|16|18|
|甲的示数 /℃ |70|60|53|47|42|39|37|35|34|33|
|乙的示数 /℃ |70|66|61|58|55|52|50|48|46|44|

(1)对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
(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的。小明想用“冷却速度”(用字母 v 代表)来定量表示冷却的快慢程度,请你给物理量下个定义:______叫作冷却速度。
(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_____的影响。
(5)根据(4)中的分析,小明终于找到了一个用水使物体快速冷却的办法,并且举一反三,明白了工业生产中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的好处。
$\begin{matrix}$
$\textbf{流水喷淋法的工作过程} \\$
如图所示,通过喷头,大量细小的水珠源源不断地喷洒在高温物体上,落水被收集后通过冷却塔再循环使用。 \\
$\quad\quad \quad\quad \quad\quad \quad\quad \quad\quad ① ______;$② ______ \\
$\end{matrix}\\ $

答案:
(1)牛奶的质量、初温
(2)水传递热的本领比空气强
(3)慢 单位时间内温度降低的多少
(4)外界温度
(5)① 流动的水善于传热 ② 水循环流动,保持水的低温
(1)牛奶的质量、初温
(2)水传递热的本领比空气强
(3)慢 单位时间内温度降低的多少
(4)外界温度
(5)① 流动的水善于传热 ② 水循环流动,保持水的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