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n个阻值均为R$的导体组成并联电路,则电路的总电阻$R_{并}= $
$\frac{R}{n}$
,$R_{并}和R的大小相比较是R_{并}$<
$(> / < / = )R$。答案:$\frac{R}{n}$ <
2. 小明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Omega$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Omega$、$100\Omega$、$40\Omega$、$35\Omega及15\Omega$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
40
$\Omega$和35
$\Omega$两个电阻串
联来获得,还可以选择其中300
$\Omega$和100
$\Omega$的两个电阻并
联来获得。答案:40 35 串 300 100 并
3. 在如图14 - 4 - 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开关闭合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0.10A和2.0V$,则通过$R_2$的电流是

0.10
$A$,$R_2$两端的电压是1
$V$,$R_1$的电阻是20
$\Omega$。
答案:0.10 1 20
解析:
通过$R_2$的电流是$0.10A$,$R_2$两端的电压是$1V$,$R_1$的电阻是$20\Omega$。
4. 如图14 - 4 - 7所示,电阻$R_1与电阻R_2$串联后,它们的总电阻是$100\Omega$,已知$R_2 = 60\Omega$,电压表的示数为$10V$,则通过$R_1$的电流为

0.25
$A$。
答案:0.25
解析:
已知电阻$R_1$与$R_2$串联,总电阻$R = 100\Omega$,$R_2 = 60\Omega$,根据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可得$R_1=R - R_2=100\Omega - 60\Omega = 40\Omega$。电压表并联在$R_1$两端,故其示数为$R_1$两端的电压$U_1 = 10V$。由欧姆定律$I=\frac{U}{R}$,通过$R_1$的电流$I_1=\frac{U_1}{R_1}=\frac{10V}{40\Omega}=0.25A$。
0.25
0.25
5. 物理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法”等科学方法。在下列研究实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A.研究电流的形成原因时,将电流与水流相比较,从分析水流的形成入手来分析电流的形成
B.研究电流的大小时,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大小来判断电流的大小
C.研究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时,求出电路的总电阻,用总电阻产生的效果来代替所有电阻产生的总效果
D.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大小关系时,保持电阻的大小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值,观察电流如何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D
)。A.研究电流的形成原因时,将电流与水流相比较,从分析水流的形成入手来分析电流的形成
B.研究电流的大小时,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大小来判断电流的大小
C.研究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时,求出电路的总电阻,用总电阻产生的效果来代替所有电阻产生的总效果
D.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大小关系时,保持电阻的大小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值,观察电流如何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