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死不屈的女英雄——赵一曼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员赵一曼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胁,赵一曼并不害怕。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便对她严刑拷打。身负重伤的赵一曼痛得晕倒了好几次,却什么也不说。
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无法得到有用的情报,就决定把她处死。临死前,赵一曼写信给儿子,嘱托他长大后替自己继续战斗。
1. 联系下文,我知道加点词语“屈服”的意思是(填序号)(
① 妥协让步,放弃斗争 ② 委屈
2. (思维导图)从哪里可以看出赵一曼宁死不屈?结合短文内容,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
敌人的手段: 威胁 严刑拷打
赵一曼的态度或做法:
```

3. 在临死前,赵一曼是怎么做的?用“____”画出来。
4. (语文要素)我从短文中认识了( )和( )的赵一曼。(填序号)
① 坚强勇敢 ② 美丽善良 ③ 热爱祖国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员赵一曼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胁,赵一曼并不害怕。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便对她严刑拷打。身负重伤的赵一曼痛得晕倒了好几次,却什么也不说。
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无法得到有用的情报,就决定把她处死。临死前,赵一曼写信给儿子,嘱托他长大后替自己继续战斗。
1. 联系下文,我知道加点词语“屈服”的意思是(填序号)(
①
)① 妥协让步,放弃斗争 ② 委屈
2. (思维导图)从哪里可以看出赵一曼宁死不屈?结合短文内容,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
敌人的手段: 威胁 严刑拷打
赵一曼的态度或做法:
不害怕
 ;什么也不说
```
3. 在临死前,赵一曼是怎么做的?用“____”画出来。
临死前,赵一曼写信给儿子,嘱托他长大后替自己继续战斗。
4. (语文要素)我从短文中认识了( )和( )的赵一曼。(填序号)
① 坚强勇敢 ② 美丽善良 ③ 热爱祖国
①
;③
答案:1. ①
2. 不害怕 ;什么也不说
3. 临死前,赵一曼写信给儿子,嘱托他长大后替自己继续战斗。
4. ① ;③
2. 不害怕 ;什么也不说
3. 临死前,赵一曼写信给儿子,嘱托他长大后替自己继续战斗。
4. ① ;③
解析:
1. “屈服” 在文中指面对敌人威胁和严刑拷打时不妥协,结合语境可知选①。
2. 从 “面对敌人的威胁,赵一曼并不害怕”“身负重伤的赵一曼痛得晕倒了好几次,却什么也不说” 可提取信息完成思维导图。
3. 明确题目要求,在文中找到 “临死前,赵一曼写信给儿子,嘱托他长大后替自己继续战斗” 画出即可。
4. 从赵一曼面对敌人威胁和拷打的表现可知她坚强勇敢,从嘱托儿子继续战斗可知她热爱祖国。
2. 从 “面对敌人的威胁,赵一曼并不害怕”“身负重伤的赵一曼痛得晕倒了好几次,却什么也不说” 可提取信息完成思维导图。
3. 明确题目要求,在文中找到 “临死前,赵一曼写信给儿子,嘱托他长大后替自己继续战斗” 画出即可。
4. 从赵一曼面对敌人威胁和拷打的表现可知她坚强勇敢,从嘱托儿子继续战斗可知她热爱祖国。
(二)竺可桢
竺可桢小时候身体瘦弱矮小,同学嘲讽他:“好一个寒酸小矮子……”这句话刺痛了竺可桢,他发誓要锻炼身体。每天天还没亮,竺可桢就在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竺可桢的体质增强了,同学们再也不喊他“小矮子”了。
小学毕业后,竺可桢进入上海澄衷学堂学习。1909年,他考入唐山路矿学堂。这个学堂的老师都是英国人,课堂上和正式场合要求学生说英语,不准说中国话。中国学生被要求使用编号,部分英国教师态度傲慢,竺可桢气愤万分。他深深感到,中国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于是他发愤读书,加倍用功,发誓要为中国人争气。
1910年,竺可桢到美国留学,在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农业。1913年秋,他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气象学。回国后,竺可桢报效祖国,成为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选自《历代名人的童年》,有删改)
1. (思维导图)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
时间: 小学毕业后 1909年 1910年 1913年秋
地点: 上海澄衷学堂
```

2. “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竺可桢的体质增强了。”这句话中的“这样”指代什么?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3. 文中竺可桢“气愤万分”的原因是(填序号)(
① 他只会说中文,不会说英语。 ② 他在学堂里上课听不懂英文。
③ 他发现中国学生不被尊重。
4. (语文要素)读一读下面的内容,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竺可桢的“坚持”?用“﹏﹏”画出来。
```
春天的北海公园,每天都会迎来一位面容清瘦、神采奕奕的老人。他沿着北海岸边仔细观察,并依次在日记中写下:
“3月12日,北海冰融。”“3月29日,山桃始花。”“4月4日,杏树始花。”“4月20日,燕始见。”“5月1日,柳絮飞。”
```
竺可桢小时候身体瘦弱矮小,同学嘲讽他:“好一个寒酸小矮子……”这句话刺痛了竺可桢,他发誓要锻炼身体。每天天还没亮,竺可桢就在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竺可桢的体质增强了,同学们再也不喊他“小矮子”了。
小学毕业后,竺可桢进入上海澄衷学堂学习。1909年,他考入唐山路矿学堂。这个学堂的老师都是英国人,课堂上和正式场合要求学生说英语,不准说中国话。中国学生被要求使用编号,部分英国教师态度傲慢,竺可桢气愤万分。他深深感到,中国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于是他发愤读书,加倍用功,发誓要为中国人争气。
1910年,竺可桢到美国留学,在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农业。1913年秋,他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气象学。回国后,竺可桢报效祖国,成为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选自《历代名人的童年》,有删改)
1. (思维导图)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
时间: 小学毕业后 1909年 1910年 1913年秋
地点: 上海澄衷学堂
唐山路矿学堂
  伊利诺伊大学
  哈佛大学研究院
 ```
2. “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竺可桢的体质增强了。”这句话中的“这样”指代什么?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每天天还没亮,竺可桢就在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
3. 文中竺可桢“气愤万分”的原因是(填序号)(
③
)① 他只会说中文,不会说英语。 ② 他在学堂里上课听不懂英文。
③ 他发现中国学生不被尊重。
4. (语文要素)读一读下面的内容,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竺可桢的“坚持”?用“﹏﹏”画出来。
```
春天的北海公园,每天都会迎来一位面容清瘦、神采奕奕的老人。他沿着北海岸边仔细观察,并依次在日记中写下:
“3月12日,北海冰融。”“3月29日,山桃始花。”“4月4日,杏树始花。”“4月20日,燕始见。”“5月1日,柳絮飞。”
```
春天的北海公园,每天都会迎来一位面容清瘦、神采奕奕的老人。他沿着北海岸边仔细观察,并依次在日记中写下……
答案:1. 
时间:小学毕业后 1909年 1910年 1913年秋
地点:上海澄衷学堂 唐山路矿学堂 伊利诺伊大学 哈佛大学研究院
2. 每天天还没亮,竺可桢就在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
3. ③
4. 春天的北海公园,每天都会迎来一位面容清瘦、神采奕奕的老人。他沿着北海岸边仔细观察,并依次在日记中写下……
时间:小学毕业后 1909年 1910年 1913年秋
地点:上海澄衷学堂 唐山路矿学堂 伊利诺伊大学 哈佛大学研究院
2. 每天天还没亮,竺可桢就在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
3. ③
4. 春天的北海公园,每天都会迎来一位面容清瘦、神采奕奕的老人。他沿着北海岸边仔细观察,并依次在日记中写下……
解析:
1. 思维导图题,根据时间轴梳理竺可桢经历。小学毕业后对应上海澄衷学堂;1909年对应唐山路矿学堂;1910年对应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农业;1913年秋对应哈佛大学研究院。
2. “这样”指代内容需从前文找,即“每天天还没亮,竺可桢就在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 。
3. 回到原文找竺可桢“气愤万分”原因,原文提到学堂老师是英国人,要求用编号称呼中国学生,部分英国教师态度傲慢,所以是他发现中国学生不被尊重。
4. 从所给内容中找体现竺可桢“坚持”的句子,即他每天去北海公园观察并记录。
2. “这样”指代内容需从前文找,即“每天天还没亮,竺可桢就在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 。
3. 回到原文找竺可桢“气愤万分”原因,原文提到学堂老师是英国人,要求用编号称呼中国学生,部分英国教师态度傲慢,所以是他发现中国学生不被尊重。
4. 从所给内容中找体现竺可桢“坚持”的句子,即他每天去北海公园观察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