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课时作业本闯关练 2025年课时作业本闯关练三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2页解析答案
1. (南通崇川区真题)弟弟读书时总是(
B
)的,好像老先生一样。
A.张牙舞爪
B.摇头晃脑
C.面红耳赤
D.口干舌燥
答案:B
解析:
题目描述弟弟读书时的状态像老先生一样,需要选择一个符合该形象的词语。A选项“张牙舞爪”形容凶恶或嚣张的样子,与读书状态不符;B选项“摇头晃脑”形容读书时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符合老先生读书的形象;C选项“面红耳赤”形容害羞或激动的样子,与题意不符;D选项“口干舌燥”形容说话过多或天气干燥,与题意不符。因此选择B。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是朗读时要强调的重音,括号内说法错误的是 (
C
)
A.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重读,强调什么也不懂)
B.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重读,强调程度,相当于“非常”)
C.他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重读,强调“他”背书很辛苦)
D.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重读,强调花朵在哪里的学校上学)
答案:C
解析:
本题可根据重音的作用,结合各选项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来判断括号内说法是否正确。
A选项:“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一点儿”重读,能够突出强调他什么都不懂的程度,该选项说法正确。
B选项:“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那样”重读,可强调程度,相当于“非常”,该选项说法正确。
C选项:“他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几遍”重读,强调的是他背书很容易,背的次数少,而不是背书很辛苦,该选项说法错误。
D选项:“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地下”重读,能够强调花朵在地下这个位置的学校上学,该选项说法正确。
3. 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D
)
A.这些山林里的动物,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B.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
C.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D.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答案:D
解析:
本题可先分别分析各选项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再找出运用修辞手法不同的选项。
A选项:“这些山林里的动物,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将动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动物“好奇”的人类特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选项:“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追赶”“爬”等词语把明月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选项:“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互相碰触”“拍着大手”把树枝和雷云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选项:“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把“小河”比作“透明的蓝绸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综上,A、B、C选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
4. (宿迁真题)泗洪稻田湿地马拉松开跑之前,需要招募青年志愿者加入,下面的志愿者小队名称和他们的任务不相符的一项是 (
D
)
A.小队名称:护绿使者 任务:清理垃圾,保护环境
B.小队名称:能量补给达人 任务:补给食物和水
C.小队名称:给力啦啦队 任务:为参赛者加油助威
D.小队名称:交通“路路灵” 任务:为参赛者计时
答案:D
解析:
本题可根据各志愿者小队名称所暗示的职责,结合其对应的任务来判断是否相符。
选项A:“护绿使者”中“护绿”体现了保护绿色环境的意思,与“清理垃圾,保护环境”的任务相符合。
选项B:“能量补给达人”中“能量补给”明确指向提供能量相关的物品,食物和水能为参赛者补充能量,所以与“补给食物和水”的任务相符。
选项C:“给力啦啦队”中“啦啦队”通常的作用就是为参赛者加油鼓劲,与“为参赛者加油助威”的任务一致。
选项D:“交通‘路路灵’”重点在于“交通”,其职责应是与交通引导相关,而不是“为参赛者计时”。
四、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4 分)
袁枚《所见》一诗中的“
意欲捕鸣蝉
,
忽然闭口立
”,将儿童准备捕蝉时天真烂漫的样子写得十分生动。
答案: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解析:
本题要求填写袁枚《所见》一诗中,将儿童准备捕蝉时天真烂漫的样子写得十分生动的诗句。需要回忆该诗内容,找出对应描述儿童准备捕蝉情景且体现天真烂漫的句子。袁枚《所见》全诗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其中“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生动地描绘了儿童想要捕捉蝉,瞬间停止唱歌,闭住嘴站住的天真烂漫的样子。
五、(南京雨花台区真题)课内外对比阅读。(22 分)
[选文一] 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
吴 然
上课了,大家在教室里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选文二] 我们的学校
李先轶
①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大山的怀抱里。一半在云里,一半在雾里。从校门口铺出的石板路,弯弯曲曲,伸到山脚平地。
②我们的学校,坐落在浓密的竹林里。白墙红瓦,映照着东方的晨曦。门前,翠竹掩蔽;屋后,山溪欢跳着向前……山溪里,飘着歌声。竹林间,荡着笑语。
③当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像喜鹊似的飞进了教室。一双双眼睛在探求,一对对耳朵在谛听。顿时,琅琅书声从窗口飞入云际,和山雀对话,和竹林絮语……
④我们是山里的孩子。山里的孩子,成长在学校里。
⑤一阵春风吹进竹林。青青的竹子,竿壮叶密;春笋破土,拔地而起。林间闪闪的红领巾,像飞动的旗。
⑥山间的新笋,天天向上。山里的孩子,茁壮成长。
(选自《学习方法报》2023 年第 1 期,有删改)
1. (思维导图)阅读两篇短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10 分)
(1)读选文一,想象学生上课时窗外的情景,完成思维导图。(5 分)

(2)读选文二第①、第②自然段,想象大山里学校的样子,完成思维导图。(5 分)

2. (阅读要素)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想象画面。(5 分)
(1)选文一中,下课了,小动物们赶来看热闹,让我们仿佛看到松鼠______,仿佛听到小鸟______。(2 分)
(2)选文二中画“____”的句子中的“红领巾”是指______。这句话让我们仿佛看到秋风拂过竹林,同学们在林间______,听到______。(3 分)
3. (对比阅读)这两篇选文都写的是“学校”,但各有各的特别之处,请你进行对比阅读后完成表格。(4 分)
|选 文|位 置|上课/下课|景 物|学 生|
|一|(1)______下|上课时,(2)______来听课下课时,(3)______|铜钟、大青树|(4)______|
|二|坐落在(5)______坐落在(6)______|上课时,(7)______|(8)______等|山里的孩子|

4. 两篇选文描写的学校,你更喜欢哪个?说说你的理由吧!(3 分)
我更喜欢______,理由:______
答案:1. (1)①鸟儿 ②蝴蝶 ③不叫了 ④停在花朵上 ⑤好奇地听着
(2)①白墙红瓦 ②门前 ③屋后 ④弯弯曲曲 ⑤翠竹掩蔽
2. (1)从树上探出头来张望 叽叽喳喳地叫着
(2)山里的孩子(同学们) 奔跑、玩耍 欢快的笑声
3. (1)大青树 (2)山林里的朋友(鸟儿、蝴蝶、猴子) (3)小动物们来看热闹 (4)不同民族的孩子 (5)大山的怀抱里 (6)浓密的竹林里 (7)琅琅书声与山雀对话、和竹林絮语 (8)石板路、翠竹、山溪
4. 示例:选文一 这里有很多小动物和同学们一起上课、玩耍,像一个充满欢乐的大家庭。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