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超市的理货员请假了,想请你帮忙整理柜台。下面摆放不准确的一项是(
A.|螃蟹 虾|
|章鱼 带鱼|
|生鲜柜台|
B.|电视 电饭煲|
|电话 微波炉|
|家电柜台|
C.|果冻 葡萄|
|香梨 苹果|
|水果柜台|
D.|青菜 豌豆|
|土豆 冬笋|
|蔬菜柜台|
C
)A.|螃蟹 虾|
|章鱼 带鱼|
|生鲜柜台|
B.|电视 电饭煲|
|电话 微波炉|
|家电柜台|
C.|果冻 葡萄|
|香梨 苹果|
|水果柜台|
D.|青菜 豌豆|
|土豆 冬笋|
|蔬菜柜台|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商品分类的逻辑判断能力。A选项中螃蟹、虾、章鱼、带鱼都属于生鲜类,分类正确;B选项中电视、电饭煲、电话(可按电器类归入家电范畴讨论(一般电话也常被认为属于电子产品在家电区域摆放))、微波炉都属于家电,分类正确;C选项中果冻属于零食,葡萄、香梨、苹果属于水果,所以果冻不应放在水果柜台,该选项分类不准确;D选项中青菜、豌豆、土豆、冬笋都属于蔬菜,分类正确。
三、语言是心灵的镜子。请通过句子练习,体会句子中传递的美好品质。(6 分)
1. 赵一曼赶忙立即走进炊事棚,把高粱米饭换成了野菜粥。(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 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经过童第周再三请求,才同意他跟班再试读一个学期。(仿写句子)
3. 白求恩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用三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
1. 赵一曼赶忙立即走进炊事棚,把高粱米饭换成了野菜粥。(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 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经过童第周再三请求,才同意他跟班再试读一个学期。(仿写句子)
妈妈
要他先写作业再玩
,经过小明保证会认真完成作业
,才同意他先玩十分钟
。3. 白求恩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用三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
老师拿起粉笔,快速地在黑板上写下课题,转身看向学生。
答案:1. 用删除符号删去“赶忙”或“立即”
2. 妈妈 先写作业再玩 小明保证会认真完成作业 先玩十分钟
3. 老师拿起粉笔,快速地在黑板上写下课题,转身看向学生。
2. 妈妈 先写作业再玩 小明保证会认真完成作业 先玩十分钟
3. 老师拿起粉笔,快速地在黑板上写下课题,转身看向学生。
四、古文名句是品格的丰碑。补全语句,感悟先贤智慧中蕴藏的为人之道。(6 分)
人品是心灵的乐章。《司马光》中这样写道:“
人品是心灵的乐章。《司马光》中这样写道:“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从中,我认识到一个聪明机智的司马光。名句中有智慧。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要想变得聪明,就要有坚强的意志,正如《墨子》中说的,“志不强者智不达
,言不信者行不果”。不管是学习还是做其他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要像《荀子》里说的那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答案:群儿戏于庭 足跌没水中 光持石击瓮破之 儿得活 志不强者智不达 金石可镂
解析:
根据《司马光》原文“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补全前四空。《墨子》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补第五空。《荀子》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补第六空。
五、知识是成长的羽翼。阅读文言文《温舒编蒲》,走进路温舒的世界,探寻他在艰苦中求知的坚韧。(10 分)
温舒编①蒲
[东汉]班固
路温舒字长君,钜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②。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③,截以为牒④,编用写书⑤。
(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编:编联。②里监门:监门吏,看守门户的基层官吏。③泽中蒲:水中的蒲草。④牒:简札。古人用以书写的竹片木片等。这里指用蒲草做的草片。⑤写书:写字。
1. 路温舒的父亲要求他做的事情是(2 分)(
A. 守门
B. 放羊
C. 割草
D. 写字
2. “温舒取泽中蒲”中“取”的意思是(2 分)(
A. 寻求
B. 采取
C. 录用
D. 听取
3.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5 分)
(1)路温舒“取泽中蒲”的目的是想用它们来
(2)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路温舒是怎么做的?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4 分)
$\boxed{先将蒲草①
4. 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1 分)
温舒编①蒲
[东汉]班固
路温舒字长君,钜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②。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③,截以为牒④,编用写书⑤。
(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编:编联。②里监门:监门吏,看守门户的基层官吏。③泽中蒲:水中的蒲草。④牒:简札。古人用以书写的竹片木片等。这里指用蒲草做的草片。⑤写书:写字。
1. 路温舒的父亲要求他做的事情是(2 分)(
B
)A. 守门
B. 放羊
C. 割草
D. 写字
2. “温舒取泽中蒲”中“取”的意思是(2 分)(
B
)A. 寻求
B. 采取
C. 录用
D. 听取
3.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5 分)
(1)路温舒“取泽中蒲”的目的是想用它们来
写字
。(1 分)(2)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路温舒是怎么做的?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4 分)
$\boxed{先将蒲草①
截以为牒
} \to \boxed{再把它们②编用写书
}$4. 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1 分)
我们要学习路温舒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的精神,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努力学习。
答案:1. B
2. B
3.(1)写字 (2)①截以为牒 ②编用写书
4. 我们要学习路温舒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的精神,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努力学习。
2. B
3.(1)写字 (2)①截以为牒 ②编用写书
4. 我们要学习路温舒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的精神,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