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普通(bǔ pǔ) 处罚(chǔ chù) 油渣(zhā chá)
龙宫(gōng guān) 骨碌(gǔ gū) 乏力(fàn fá)
普通(bǔ pǔ) 处罚(chǔ chù) 油渣(zhā chá)
龙宫(gōng guān) 骨碌(gǔ gū) 乏力(fàn fá)
答案:pǔ√ chǔ√ zhā√ gōng√ gū√ fá√
解析:
"普通"的"普"读pǔ;"处罚"的"处"读chǔ;"油渣"的"渣"读zhā;"龙宫"的"宫"读gōng;"骨碌"的"骨"读gū;"乏力"的"乏"读fá。
二、看拼音,写词语。
| zài hu | jìn zhǐ | qián bì | jiè shào |
|
| fàn cuò | fǎn yǎo | jiǎn dān | niú nǎi |
|
| zài hu | jìn zhǐ | qián bì | jiè shào |
|
在乎
 | 禁止
 | 钱币
 | 介绍
 || fàn cuò | fǎn yǎo | jiǎn dān | niú nǎi |
|
犯错
 | 反咬
 | 简单
 | 牛奶
 |答案:在乎 禁止 钱币 介绍 犯错 反咬 简单 牛奶
解析:
根据拼音依次拼读并写出对应的词语:“zài hu”对应“在乎”;“jìn zhǐ”对应“禁止”;“qián bì”对应“钱币”;“jiè shào”对应“介绍”;“fàn cuò”对应“犯错”;“fǎn yǎo”对应“反咬”;“jiǎn dān”对应“简单”;“niú nǎi”对应“牛奶”。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百发(
七上(
百依(
1. 《水浒传》中的花荣射箭技艺高超,可以说是
2. 课堂上,老师一提出问题,同学们就
3. 美丽的幻彩湖泛着淡淡的粉色,迎接来自
4. 如今,我国已建成
百发(
百
)(中
) (四
)(面
)八方 (百
)(战
)百胜七上(
八
)(下
) 四通(八
)(达
) (七
)(手
)八脚百依(
百
)(顺
) (七
)(嘴
)八舌 (四
)(平
)八稳1. 《水浒传》中的花荣射箭技艺高超,可以说是
百发百中
。2. 课堂上,老师一提出问题,同学们就
七嘴八舌
地讨论起来。3. 美丽的幻彩湖泛着淡淡的粉色,迎接来自
四面八方
的游客。4. 如今,我国已建成
四通八达
的交通网,不仅让东西南北紧密相连,更使“天堑变通途”“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愿望得以实现。答案:百中 四面 百战 八下 八达 七手 百顺 七嘴 四平 1.百发百中 2.七嘴八舌 3.四面八方 4.四通八达
解析:
先补充词语:百发百中、四面八方、百战百胜、七上八下、四通八达、七手八脚、百依百顺、七嘴八舌、四平八稳。再根据语境选词:1.花荣射箭准,用“百发百中”;2.同学们讨论时说话多,用“七嘴八舌”;3.游客来自各个地方,用“四面八方”;4.交通网连接各地,用“四通八达”。
四、请把“吱、含、唤”三个字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mermaid
graph TD
A[啃 咬 叼 (1)______] --> B[口]
B --> C[吵 叫 喊 (2)______]
B --> D[哗 啪 呜 (3)______]
```

(1)
```mermaid
graph TD
A[啃 咬 叼 (1)______] --> B[口]
B --> C[吵 叫 喊 (2)______]
B --> D[哗 啪 呜 (3)______]
```
(1)
含
;(2)唤
;(3)吱
答案:(1)含;(2)唤;(3)吱
解析:
这道题考查对口字旁相关汉字的归类,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巴的动作或声音有关。“吱、含、唤”三个字中,“含”是嘴巴的一种动作,和“啃、咬、叼”一类;“唤”与“吵、叫、喊”一样,都表示发出声音、呼叫;“吱”属于模拟声音的字,和“哗、啪、呜”同类。
(1)“啃、咬、叼”都是用嘴巴进行的动作,“含”也是嘴巴的动作,所以(1)处填“含”。
(2)“吵、叫、喊”都是通过嘴巴发出声音来表达某种情绪或意思,“唤”同样是通过嘴巴发出声音,所以(2)处填“唤”。
(3)“哗、啪、呜”都是模拟声音的拟声词,“吱”也是拟声词,所以(3)处填“吱”。
(1)“啃、咬、叼”都是用嘴巴进行的动作,“含”也是嘴巴的动作,所以(1)处填“含”。
(2)“吵、叫、喊”都是通过嘴巴发出声音来表达某种情绪或意思,“唤”同样是通过嘴巴发出声音,所以(2)处填“唤”。
(3)“哗、啪、呜”都是模拟声音的拟声词,“吱”也是拟声词,所以(3)处填“吱”。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人心齐,
2.
3. 三个臭皮匠,
1. 人心齐,
泰山移
。2.
二人同心
,其利断金。3.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答案:1. 泰山移 2. 二人同心 3. 顶个诸葛亮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俗语的积累。根据课文内容,“人心齐”下一句是“泰山移”。
2. 此句出自课文中的俗语,“二人同心”对应的下一句为“其利断金”。
3. 依据所学课文,“三个臭皮匠”的后半句是“顶个诸葛亮”。
2. 此句出自课文中的俗语,“二人同心”对应的下一句为“其利断金”。
3. 依据所学课文,“三个臭皮匠”的后半句是“顶个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