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25·南通启东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①”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②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释]①不才明主弃:没有才能使君主弃我不用。 ②遑恤:无暇顾及。
10.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两处)
朕
11.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少好节义(
(2)俄而,玄宗至(
(3)约浩然偕至京师(
(4)君与韩公有期(
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会故人至,剧饮欢甚。
13. 有人认为孟浩然是一个不守承诺的人,因与故友喝酒而爽约。请谈谈你的看法。
14. 李白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结合全文,说说孟浩然的“风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①”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②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释]①不才明主弃:没有才能使君主弃我不用。 ②遑恤:无暇顾及。
10.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两处)
朕
闻其人
而未见也11.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少好节义(
喜欢
)(2)俄而,玄宗至(
不久,不一会儿
)(3)约浩然偕至京师(
一同,一起
)(4)君与韩公有期(
约定
)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会故人至,剧饮欢甚。
恰逢(孟浩然的)老朋友来了,一起喝了很多酒,非常高兴。
13. 有人认为孟浩然是一个不守承诺的人,因与故友喝酒而爽约。请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一:我不认为孟浩然是一个不守承诺的人,他不是无故爽约,而是因为故友来喝酒而爽约,这是他好客、重视友情的表现。示例二:我认为孟浩然确实是一个不守承诺的人。既然已经和别人约定了,就应该去履行,不能因为故友来而爽约。
14. 李白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结合全文,说说孟浩然的“风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 孟浩然才华出众。他曾经在太学赋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② 孟浩然淡泊名利。他拒绝了韩朝宗邀他一起去朝廷举荐他的机会,也不觉得后悔,舍得把名和利抛于脑后。③ 孟浩然洒脱超俗。害怕皇帝就躲藏在床下,喝酒了就不再顾及重要约定,随性率真。④ 讲义气,喜欢助人解困。
答案:10. 朕/闻其人/而未见也 11.(1)喜欢 (2)不久,不一会儿 (3)一同,一起 (4)约定 12. 恰逢(孟浩然的)老朋友来了,一起喝了很多酒,非常高兴。 13. 示例一:我不认为孟浩然是一个不守承诺的人,他不是无故爽约,而是因为故友来喝酒而爽约,这是他好客、重视友情的表现。示例二:我认为孟浩然确实是一个不守承诺的人。既然已经和别人约定了,就应该去履行,不能因为故友来而爽约。 14. ① 孟浩然才华出众。他曾经在太学赋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② 孟浩然淡泊名利。他拒绝了韩朝宗邀他一起去朝廷举荐他的机会,也不觉得后悔,舍得把名和利抛于脑后。③ 孟浩然洒脱超俗。害怕皇帝就躲藏在床下,喝酒了就不再顾及重要约定,随性率真。④ 讲义气,喜欢助人解困。
(四)(2025·南通通州区期末)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华隆好猎,畜①一犬,名曰的尾。每猎必携之。一日,至江边,为蛇所困。犬奋而噬②蛇,蛇死。而华隆僵卧于地,无知觉。的尾疾走至家,嗥吠不止。家人怪之,随犬至江边,见华隆倒地不起,遂负归。二日乃苏。未苏之前,犬不食。自此,华隆爱犬如亲人。
(选自《太平广记》,有删改)
[乙]杨生畜一犬,甚爱之,行止与俱。一日,生夜行,坠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③,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往视,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曰:“以此犬见与④,便当出尔。”生曰:“此狗尝⑤屡次活我,不得⑥相与,其余均可。”行人曰:“若不相与便不相出。”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日,犬夜走归杨生家。 (选自《搜神后记》,有删改)
[注释]①畜:饲养。 ②噬:咬。 ③旦日:第二天。 ④与:给。 ⑤尝:曾经。 ⑥得:能。
15. 请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犬 奋 而 噬 蛇
(2)若 不 相 与 便 不 相 出
16. 解释下列加点词。
(1)华隆好猎(
(2)甚爱之(
(3)行止与俱(
(4)犬时时顾(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未苏之前,犬不食。
(2)旦日,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
18. 小文将乙文改编成课本剧,请结合上下文,在括号中补写杨生的神态或心理。
生(急切地)曰:君若出我,当厚报。
行人(看了看井边的狗)曰:以此犬见与,便当出尔。
生(1)(
行人(摇了摇头)曰:若不相与便不相出。
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
生知其意,遂(2)(
19. 华隆的犬和杨生的犬有什么相似之处?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甲]华隆好猎,畜①一犬,名曰的尾。每猎必携之。一日,至江边,为蛇所困。犬奋而噬②蛇,蛇死。而华隆僵卧于地,无知觉。的尾疾走至家,嗥吠不止。家人怪之,随犬至江边,见华隆倒地不起,遂负归。二日乃苏。未苏之前,犬不食。自此,华隆爱犬如亲人。
(选自《太平广记》,有删改)
[乙]杨生畜一犬,甚爱之,行止与俱。一日,生夜行,坠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③,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往视,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曰:“以此犬见与④,便当出尔。”生曰:“此狗尝⑤屡次活我,不得⑥相与,其余均可。”行人曰:“若不相与便不相出。”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日,犬夜走归杨生家。 (选自《搜神后记》,有删改)
[注释]①畜:饲养。 ②噬:咬。 ③旦日:第二天。 ④与:给。 ⑤尝:曾经。 ⑥得:能。
15. 请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犬 奋 而 噬 蛇
(2)若 不 相 与 便 不 相 出
16. 解释下列加点词。
(1)华隆好猎(
喜欢,喜好
)(2)甚爱之(
很,非常
)(3)行止与俱(
行动
)(4)犬时时顾(
回头看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未苏之前,犬不食。
在他还没有苏醒前,那只狗也不吃饭。
(2)旦日,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
第二天,有行人经过,看见狗对着井大声叫,对此感到奇怪。
18. 小文将乙文改编成课本剧,请结合上下文,在括号中补写杨生的神态或心理。
生(急切地)曰:君若出我,当厚报。
行人(看了看井边的狗)曰:以此犬见与,便当出尔。
生(1)(
毫不犹豫地
)曰:此狗尝屡次活我,不得相与,其余均可。行人(摇了摇头)曰:若不相与便不相出。
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
生知其意,遂(2)(
无奈地
)应之。19. 华隆的犬和杨生的犬有什么相似之处?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忠诚护主、通人性(有灵性)、聪明、与主人感情深厚。华隆被蛇围困后僵卧在地,的尾引导家人前来救援,在华隆苏醒之前,的尾不食。杨生坠入涸井中,犬吠彻夜,向行人示警,还引颈下视井中,示意杨生答应行人的要求,最终在被行人带走后,又夜走归杨生家。
答案:15.(1)犬/奋而噬蛇 (2)若不相与/便不相出 16.(1)喜欢,喜好 (2)很,非常 (3)行动 (4)回头看 17.(1)在他还没有苏醒前,那只狗也不吃饭。 (2)第二天,有行人经过,看见狗对着井大声叫,对此感到奇怪。 18. 示例:(1)毫不犹豫地 (2)无奈地(符合语境即可) 19. 忠诚护主、通人性(有灵性)、聪明、与主人感情深厚。华隆被蛇围困后僵卧在地,的尾引导家人前来救援,在华隆苏醒之前,的尾不食。杨生坠入涸井中,犬吠彻夜,向行人示警,还引颈下视井中,示意杨生答应行人的要求,最终在被行人带走后,又夜走归杨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