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南通期末)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祝鸡翁
祝鸡翁者,洛人也。居尸乡①北山下,养鸡百余年。鸡有千余头,皆立名字。暮栖树上,昼放散之。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卖鸡及子得千余万,辄置钱去。之吴,作养鱼池。后升吴山,白鹤孔雀数百,常止其傍云。人禽虽殊,道固相关。祝翁傍通,牧鸡寄欢。育鳞道洽,栖鸡树端。物之致化,施而不刊。
(选自《列仙传》,有删改)
[注释]①尸乡:即西亳,在今河南偃师西。
1.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一处)
卖 鸡 及 子/得 千 余 万
2. 解释下列加点词。
(1)皆立名字(
(2)欲引(
(3)即依呼而至(
(4)辄置钱去(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暮栖树上,昼放散之。
4. 根据文中内容判断,祝鸡翁所“通”之“道”主要表现在哪里?
5. 蒲松龄的《狼》中,人和狼的关系是“眈眈相向”;而本文中,祝鸡翁与动物是“即依呼而至”“常止其傍云”。两篇文章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截然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 说说你的理由。
祝鸡翁
祝鸡翁者,洛人也。居尸乡①北山下,养鸡百余年。鸡有千余头,皆立名字。暮栖树上,昼放散之。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卖鸡及子得千余万,辄置钱去。之吴,作养鱼池。后升吴山,白鹤孔雀数百,常止其傍云。人禽虽殊,道固相关。祝翁傍通,牧鸡寄欢。育鳞道洽,栖鸡树端。物之致化,施而不刊。
(选自《列仙传》,有删改)
[注释]①尸乡:即西亳,在今河南偃师西。
1.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一处)
卖 鸡 及 子/得 千 余 万
2. 解释下列加点词。
(1)皆立名字(
都
)(2)欲引(
想要
)(3)即依呼而至(
到
)(4)辄置钱去(
离开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暮栖树上,昼放散之。
傍晚的时候(鸡)在树上栖息,白天(祝鸡翁)就把它们放出来分散各处。
4. 根据文中内容判断,祝鸡翁所“通”之“道”主要表现在哪里?
祝鸡翁养鸡养鱼等能遵循动物的天性和自然规律;动物对他有信任和依附感。
5. 蒲松龄的《狼》中,人和狼的关系是“眈眈相向”;而本文中,祝鸡翁与动物是“即依呼而至”“常止其傍云”。两篇文章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截然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 说说你的理由。
示例一:我更赞同第二种,祝鸡翁与动物之间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而《狼》中的人与狼是互相对立的关系,人与动物和谐共生,世界才能更加美好。 示例二:我赞同第一种,《狼》中人与狼是相互敌对的关系,胜者为王,败者丧命。狼有食肉动物贪婪、凶狠的天性,而且很狡猾,人必须对它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并且要能捕捉战机、当机立断,关键时刻不能心慈手软。
答案:1. 卖鸡及子/得千余万 2.(1)都 (2)想要 (3)到 (4)离开 3. 傍晚的时候(鸡)在树上栖息,白天(祝鸡翁)就把它们放出来分散各处。 4. 祝鸡翁养鸡养鱼等能遵循动物的天性和自然规律;动物对他有信任和依附感。 5. 示例一:我更赞同第二种,祝鸡翁与动物之间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而《狼》中的人与狼是互相对立的关系,人与动物和谐共生,世界才能更加美好。 示例二:我赞同第一种,《狼》中人与狼是相互敌对的关系,胜者为王,败者丧命。狼有食肉动物贪婪、凶狠的天性,而且很狡猾,人必须对它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并且要能捕捉战机、当机立断,关键时刻不能心慈手软。
(二)(2025·南通海门区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孔子谓颜回曰:“回,来! 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馆粥①;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 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选自《庄子》,有删改)
[乙]子谓子贡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选自《论语》,有删改)
[注释]①馆粥:稠粥。 ②子贡:姓端木,名赐,孔子的弟子之一。
6.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两处)
回
7. 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1)相比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9. 乙文通过对比手法,刻画颜回的形象。默读这一文段,填写下表,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1)
[甲]孔子谓颜回曰:“回,来! 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馆粥①;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 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选自《庄子》,有删改)
[乙]子谓子贡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选自《论语》,有删改)
[注释]①馆粥:稠粥。 ②子贡:姓端木,名赐,孔子的弟子之一。
6.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两处)
回
/
有/
郭外之田五十亩7. 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1)相比
相比
(2)以……为快乐以……为快乐
(3)解除,卸下解除,卸下
(4)同"无",没有同"无",没有
(5)应答,回答应答,回答
(6)……的样子……的样子
(7)听到听到
(8)害怕害怕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我诵读这些话已经很久了,如今在颜回身上才看到它的真实体现,这是我的收获啊。
9. 乙文通过对比手法,刻画颜回的形象。默读这一文段,填写下表,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1)
颜回
(2)闻一以知二
(3)示例:将颜回与子贡对比,突出颜回学习时能触类旁通、善于学习的品质
答案:6. 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 7.(1)相比 (2)以……为快乐 (3)解除,卸下 (4)同"无",没有 (5)应答,回答 (6)……的样子 (7)听到 (8)害怕 8. 我诵读这些话已经很久了,如今在颜回身上才看到它的真实体现,这是我的收获啊。 9.(1)颜回 (2)闻一以知二 (3)示例:将颜回与子贡对比,突出颜回学习时能触类旁通、善于学习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