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5·南通海安期末)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春节的申遗成功标志着春节这一承载______得到了全球的认可,也再次彰显了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卓越贡献和坚定决心。
(选自“央视新闻”,有删改)
[材料二] 在长达1200多天的停更后,李子柒于2024年11月12日正式回归,发布了一条聚焦漆器、缫丝、植物拓染、蜀锦、绒花等传统技艺的短视频。上线20分钟内就登陆了多个平台的热榜第一,发布5个小时内播放量破亿,海外平台也赞誉如潮。
在停更的1217天里,李子柒走访了20多个省,拜访了100多位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她希望很多快要失传的手艺被更多人看到,希望有更多人去学习和宣传。
李子柒说:“曾经有人把传统文化比作垂暮的老人,他在历经了遥远的历史长河之后,不断地回望,他渴望在这个不那么需要他的时代里,找到属于他的一点价值。今天因为有更多传统文化的手艺人以及做传统文化的自媒体的加入,那位老人真的有在不断被看见和被喜欢。”李子柒认为这是整个社会参与的结果,所以她说自己的作品是否独树一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已经成为一个方向,她希望朝这个方向走的人越来越多,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给传统文化注入更年轻的血液,让他年轻起来。
[材料三]
手艺人(节选)
赵佩蓉
眼前这件唤作“美人醉”的瓶瓷,单纯而均匀的蓝绿色,如春水初生,漾出清净淡远的意境。撇口细颈,颈部中央略微收缩,颈部向下敞成圆杏形,整个器具,呈现出流畅的旗袍造型。生命的最初,它不过是一块拙朴的瓷土,历经练泥修坯、打孔切边,再晾干生坯,然后接受炽热的素烧,初成器皿。待冷却后,再施釉,再绘制,最后展示出雍容典雅。
在我的惊呼中,这件“美人醉”的制造者陈师傅还是埋着头,手掌上托着一个素坯,右手指尖夹着壶口,旋转几圈后,他停了下来。这天,他要绘制花鸟。陈师傅用游线勾出虬枝苍劲的瘦梅,枝叶交替,用笔奔放。数笔横穿,连缀成苍茫山色。枝上憩两尾肥鹊,气势流畅,生动有致。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忽然间就想起了《二十四诗品·冲淡》中的句子。陈师傅手下的花鸟虫鱼,造型各异,有的双目微睁,有的尾羽飞扬,它们是有表情的、会说话的,多稚趣。看他一举手一投足,是慎重的。那样的郑重,是内心笃定,保持了对万物的敬畏之心。一件件作品,在巧手中诞生,起始于心意,发轫于指尖,讲述的是平和安静的心态。
听说向陈师傅求购瓷器的人络绎不绝,也不乏意欲合作兴建工厂的投资者,但他拒绝了,坚持纯手工制作,一年就出几十件作品。
“人生很多事急不来,做手艺的,要有勤快手但不能有贪婪心。”陈师傅这样说。我想起弘一法师送给夏丏尊的一幅书法,上书“知止”,大概就是在最适宜时做出最果断的拒绝,以达到内心的安然吧。
(选自《联谊报·数字报》,有删改)
5. 读下列关于春节的素材,思考春节申遗成功的原因,为材料一横线处补上关键内容,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戴复古《除夜》)
②春节是一个理想化的节日,它饱含着中国人对幸福生活强烈的渴望与梦想。(冯骥才)
6. 小文读到材料二中的画线句,觉得其中三个数字很有深意,请你结合语境分析。
7. 读书需要方法。关于如何阅读《手艺人》(节选),小语和小文进行了交流。
小语:阅读《手艺人》(节选),可以用跳读的方法,跳过画线句。
小文:我认为画线的文字要精读。
你认为谁的阅读方法更合理?请说说理由。
8. 海安花鼓是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结合三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让海安花鼓如李子柒所说的“不断被看见和被喜欢”。
[材料一] 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春节的申遗成功标志着春节这一承载______得到了全球的认可,也再次彰显了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卓越贡献和坚定决心。
(选自“央视新闻”,有删改)
[材料二] 在长达1200多天的停更后,李子柒于2024年11月12日正式回归,发布了一条聚焦漆器、缫丝、植物拓染、蜀锦、绒花等传统技艺的短视频。上线20分钟内就登陆了多个平台的热榜第一,发布5个小时内播放量破亿,海外平台也赞誉如潮。
在停更的1217天里,李子柒走访了20多个省,拜访了100多位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她希望很多快要失传的手艺被更多人看到,希望有更多人去学习和宣传。
李子柒说:“曾经有人把传统文化比作垂暮的老人,他在历经了遥远的历史长河之后,不断地回望,他渴望在这个不那么需要他的时代里,找到属于他的一点价值。今天因为有更多传统文化的手艺人以及做传统文化的自媒体的加入,那位老人真的有在不断被看见和被喜欢。”李子柒认为这是整个社会参与的结果,所以她说自己的作品是否独树一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已经成为一个方向,她希望朝这个方向走的人越来越多,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给传统文化注入更年轻的血液,让他年轻起来。
[材料三]
手艺人(节选)
赵佩蓉
眼前这件唤作“美人醉”的瓶瓷,单纯而均匀的蓝绿色,如春水初生,漾出清净淡远的意境。撇口细颈,颈部中央略微收缩,颈部向下敞成圆杏形,整个器具,呈现出流畅的旗袍造型。生命的最初,它不过是一块拙朴的瓷土,历经练泥修坯、打孔切边,再晾干生坯,然后接受炽热的素烧,初成器皿。待冷却后,再施釉,再绘制,最后展示出雍容典雅。
在我的惊呼中,这件“美人醉”的制造者陈师傅还是埋着头,手掌上托着一个素坯,右手指尖夹着壶口,旋转几圈后,他停了下来。这天,他要绘制花鸟。陈师傅用游线勾出虬枝苍劲的瘦梅,枝叶交替,用笔奔放。数笔横穿,连缀成苍茫山色。枝上憩两尾肥鹊,气势流畅,生动有致。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忽然间就想起了《二十四诗品·冲淡》中的句子。陈师傅手下的花鸟虫鱼,造型各异,有的双目微睁,有的尾羽飞扬,它们是有表情的、会说话的,多稚趣。看他一举手一投足,是慎重的。那样的郑重,是内心笃定,保持了对万物的敬畏之心。一件件作品,在巧手中诞生,起始于心意,发轫于指尖,讲述的是平和安静的心态。
听说向陈师傅求购瓷器的人络绎不绝,也不乏意欲合作兴建工厂的投资者,但他拒绝了,坚持纯手工制作,一年就出几十件作品。
“人生很多事急不来,做手艺的,要有勤快手但不能有贪婪心。”陈师傅这样说。我想起弘一法师送给夏丏尊的一幅书法,上书“知止”,大概就是在最适宜时做出最果断的拒绝,以达到内心的安然吧。
(选自《联谊报·数字报》,有删改)
5. 读下列关于春节的素材,思考春节申遗成功的原因,为材料一横线处补上关键内容,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戴复古《除夜》)
②春节是一个理想化的节日,它饱含着中国人对幸福生活强烈的渴望与梦想。(冯骥才)
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节日
6. 小文读到材料二中的画线句,觉得其中三个数字很有深意,请你结合语境分析。
这些数字表明李子柒在停更期间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学习传统文化,体现她传承传统文化的坚定决心和认真态度。
7. 读书需要方法。关于如何阅读《手艺人》(节选),小语和小文进行了交流。
小语:阅读《手艺人》(节选),可以用跳读的方法,跳过画线句。
小文:我认为画线的文字要精读。
你认为谁的阅读方法更合理?请说说理由。
小文的阅读方法更合理。画线文字详细展现瓷器制作工艺的过程及陈师傅高超的技艺,为后文作铺垫且突出主题,精读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与主题。
8. 海安花鼓是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结合三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让海安花鼓如李子柒所说的“不断被看见和被喜欢”。
可通过申遗保护、借助新媒体传播、坚守传统与创新等方式,让海安花鼓不断被看见和被喜欢。
答案:5. 示例: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节日 6. 这些数字表明李子柒在停更期间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学习传统文化,体现她传承传统文化的坚定决心和认真态度。 7. 小文的阅读方法更合理。画线文字详细展现瓷器制作工艺的过程及陈师傅高超的技艺,为后文作铺垫且突出主题,精读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与主题。 8. 示例:可通过申遗保护、借助新媒体传播、坚守传统与创新等方式,让海安花鼓不断被看见和被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