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南通专版 第38页解析答案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1) 学而时习之(
按时
)
(2) 吾日三省吾身(
自我检查、反省
)
(3) 四十而不惑(
迷惑,疑惑
)
(4) 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
)
(5) 择其善者而从之(
跟从,文中指学习
)
(6) 博学而笃志(
坚定
)
答案:(1)按时 (2)自我检查、反省 (3)迷惑,疑惑(4)疑惑 (5)跟从,文中指学习 (6)坚定
2. 课文感知。
本文主要讲述了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等方面的内容。请举出谈学习方法的一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答案:示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 不亦说乎
”同“
”,意思:
愉快

(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同“
”,意思: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答案:(1)说 悦 愉快 (2)有 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 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 为: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
②可以为师矣(
担任
)
(2) 知:①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
②温故而知新(
得到
)
(3) 乐:①不亦乐乎(
快乐
)
②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为快乐
)
答案:(1)① 替 ② 担任(2)① 了解 ② 得到 (3)① 快乐 ② 以……为快乐
5.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 不亦君子乎
古义:
指有才德的人
;今义:
指人格高尚的人

(2) 可以为师矣
古义:
可以凭借
;今义:
表示可能或能够

(3) 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义: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今义:
一个人,泛指平常人

答案:(1)指有才德的人 指人格高尚的人 (2)可以凭借表示可能或能够 (3)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一个人,泛指平常人
6. 根据提示默写。
(1) 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否则会误入歧途,如孔子所说:“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2) 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不应该恼怒,而应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孔子所说:“
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
?”
(3) 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4)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5) 《〈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易逝,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的句子:
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5)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7.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属于语录体,共20篇。
B.宋代把《论语》《大学》《中庸》《诗经》合称为“四书”。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其思想核心为“仁”。
D.《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东汉时被列为“七经”之一。
答案:B解析:《诗经》应改为《孟子》。
8. 学完课文《〈论语〉十二章》后,某班组织了一次以“交流《论语》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精彩的开场白。(100字左右)
同学们,《论语》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学习的名言。今天我们举办以“交流《论语》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希望大家敞开心扉,一起交流对《论语》的认识和体会,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2) 小翔同学想用对对联的方式活跃气氛,他给出了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时习悦,内省乐,择善喜
下联:
敏学好
,
择贤善
,
交友诚

答案:(1)同学们,《论语》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学习的名言。今天我们举办以“交流《论语》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希望大家敞开心扉,一起交流对《论语》的认识和体会,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2)敏学好 择贤善 交友诚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