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南通专版 第46页解析答案
一、名句默写。
1. 《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
峨眉山月半轮秋
;明写月映清江的美景,暗写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
影入平羌江水流

2. 《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主旨,抒发诗人离情别绪的两句:
夜发清溪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州

3. 《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
岐王宅里寻常见
,
崔九堂前几度闻
”两句,言昔日之盛,足以勾起人们对大唐盛世的美好回忆;“
正是江南好风景
,
落花时节又逢君
”两句,言现在之状,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4. 《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
回乐烽前沙似雪
,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两句描写的边城夜色凄神寒骨,令人惆怅。
答案:1.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2.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3.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4.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二、诗歌鉴赏。
峨眉山月歌
[唐]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展现的画面。
示例:半轮秋月悄然悬挂在峨眉山山头,月亮倒映在青衣江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6.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答案:5. 示例:半轮秋月悄然悬挂在峨眉山山头,月亮倒映在青衣江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6. 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 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 “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或: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诗人对身世飘零、社会动乱和民生凋敝的慨叹)。

8.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后两句简要分析其作用。
“江南好风景”与“落花时节”形成对比,在江南美景与百花凋零之景的对比中突出眼前的凋零与衰败,寄寓了诗人对国运衰微、社会动乱和自己年老病衰、漂泊无依的感慨。

答案:7. 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或: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诗人对身世飘零、社会动乱和民生凋敝的慨叹)。 8. “江南好风景”与“落花时节”形成对比,在江南美景与百花凋零之景的对比中突出眼前的凋零与衰败,寄寓了诗人对国运衰微、社会动乱和自己年老病衰、漂泊无依的感慨。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 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 诗中“
沙似雪
”“
月如霜
”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现出边塞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
10. 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答案:9. 沙似雪 月如霜 10. 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甲]《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见课本原文。
[乙]种 菊 吟
[宋] 金朋说
众卉竞春妍,芬芳无彼此。
霜寒摇落时,独秀何如①尔。
[注释] ①何如:如何,怎么样。
11. 从甲诗中“九日”“
登高
”等词,可见诗人是在
重阳
节写下该诗的。
12. 两首诗都写到了菊花,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
甲诗通过遥想故园菊花的寂寞盛开之状,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渴望;乙诗通过菊花与百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菊花不畏寒霜、傲然独秀的赞美。

答案:11. 登高 重阳 12. 甲诗通过遥想故园菊花的寂寞盛开之状,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渴望;乙诗通过菊花与百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菊花不畏寒霜、傲然独秀的赞美。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