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南通期末)用课文原句填空。
文学作品中的鸟往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作者通过对鸟的描绘,表达情感、志向和人生哲理。朱自清通过写“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1)
文学作品中的鸟往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作者通过对鸟的描绘,表达情感、志向和人生哲理。朱自清通过写“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1)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2)唱出宛转的曲子
,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春》),描绘鸟儿迎春的欢悦,表达对春日的喜爱之情;马致远通过“(3)枯藤老树昏鸦
,(4)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中对乌鸦等意象的描摹,将凄凉肃杀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心生寒意;李白通过“(5)杨花落尽子规啼
,(6)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凄切动人的杜鹃啼鸣起兴,渲染凄清哀愁的气氛;刘禹锡通过“(7)晴空一鹤排云上
,(8)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其一)]中对一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答案:(1)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2)唱出宛转的曲子 (3)枯藤老树昏鸦 (4)小桥流水人家 (5)杨花落尽子规啼 (6)闻道龙标过五溪 (7)晴空一鹤排云上 (8)便引诗情到碧霄
2. (2025·南通如皋期末)请用课文原句填空。
古诗词中的意象内涵丰富。同是“夜雨”,李商隐的“(1)
古诗词中的意象内涵丰富。同是“夜雨”,李商隐的“(1)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重在期盼,而陆游的“(2)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更显雄壮;同是“月”,曹操的“(3)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观沧海》)写出了海纳百川的胸襟,而李白的“(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出内心的忧虑;同为游子所见,马致远的“(5)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只觉凄凉萧条,而王湾的“(6)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尽显恢宏阔大。答案:(1)何当共剪西窗烛 (2)夜阑卧听风吹雨 (3)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4)我寄愁心与明月 (5)枯藤老树昏鸦 (6)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3. (2025·南通海门区期末)在“集字名句”展示区,你与同学一起高声吟诵名句。

(1)

(1)
峨眉山月半轮秋
(2)断肠人在天涯
(3)潮平两岸阔
(4)风正一帆悬
(5)人不堪其忧
(6)夜阑卧听风吹雨
(7)一个纯粹的人
(8)一个有道德的人
答案:(1)峨眉山月半轮秋 (2)断肠人在天涯 (3)潮平两岸阔 (4)风正一帆悬 (5)人不堪其忧 (6)夜阑卧听风吹雨 (7)一个纯粹的人 (8)一个有道德的人
4. (2025·南通通州区期末)用课文原句填空。
中国古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诗人常借自然物象抒发情感。“(1)
中国古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诗人常借自然物象抒发情感。“(1)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以北归飞雁寄乡思;“晴空一鹤排云上,(2)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其一)],凭晴空一鹤展豪迈;“杨花落尽子规啼,(3)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杨花子规诉离愁;“(4)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风雨铁马尽显英气;“(5)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高云秋风绘就雄浑;“遥怜故园菊,(6)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故园之菊寄寓同情;“(7)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沙月相映倾诉孤寂。答案:(1)乡书何处达 (2)便引诗情到碧霄 (3)闻道龙标过五溪 (4)夜阑卧听风吹雨 (5)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6)应傍战场开 (7)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