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河”“滴”“淹”的偏旁都是三点水,说明这三个字都和水有关。(
2. 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是:先长出两条前腿,再长出两条后腿。(
3. 和同学交流有趣的动物时,可以先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再说明它有趣在哪儿。(
1. “河”“滴”“淹”的偏旁都是三点水,说明这三个字都和水有关。(
√
)2. 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是:先长出两条前腿,再长出两条后腿。(
×
)3. 和同学交流有趣的动物时,可以先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再说明它有趣在哪儿。(
√
)答案:1. √
2. ×
3. √
2. ×
3. √
解析:
1. “河”“滴”“淹”的偏旁都是三点水,三点水通常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所以正确。
2. 根据课文内容,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是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所以错误。
3. 在交流有趣的动物时,这样的表述顺序是合理的,符合交流表达逻辑所以正确。
2. 根据课文内容,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是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所以错误。
3. 在交流有趣的动物时,这样的表述顺序是合理的,符合交流表达逻辑所以正确。
四、选择正确的字词填空。
1. 底 低
(1)小毛(
(2)下雨了,我们赶紧跑到树(
2. 迎上去 追上去
(1)老师来我家家访,我连忙(
(2)那个阿姨的钱包掉了,我赶紧捡起来,(
1. 底 低
(1)小毛(
低
)着头,一句话也不说。(2)下雨了,我们赶紧跑到树(
底
)下躲雨。2. 迎上去 追上去
(1)老师来我家家访,我连忙(
迎上去
)。(2)那个阿姨的钱包掉了,我赶紧捡起来,(
追上去
)还给她。答案:1.(1)低 (2)底
2.(1)迎上去 (2)追上去
2.(1)迎上去 (2)追上去
解析:
1. “低”通常表示与“高”相反的动作或状态,也表示向下垂,与“头”搭配时,描述的是头部向下垂的动作;“底”则多用来表示物体的最下部分。
(1) 句子描述的是小毛不说话,头向下垂的情景,因此应选择“低”。
(2) 句子描述的是跑到树下躲雨,这里需要的是表示位置的词,因此应选择“底”。
2. “迎上去”表示主动向前去迎接或面对;“追上去”表示从后面赶上去。
(1) 句子描述的是老师来家访,学生主动前去迎接的情景,因此应选择“迎上去”。
(2) 句子描述的是阿姨的钱包掉了,学生捡起后从后面赶上去归还的情景,因此应选择“追上去”。
(1) 句子描述的是小毛不说话,头向下垂的情景,因此应选择“低”。
(2) 句子描述的是跑到树下躲雨,这里需要的是表示位置的词,因此应选择“底”。
2. “迎上去”表示主动向前去迎接或面对;“追上去”表示从后面赶上去。
(1) 句子描述的是老师来家访,学生主动前去迎接的情景,因此应选择“迎上去”。
(2) 句子描述的是阿姨的钱包掉了,学生捡起后从后面赶上去归还的情景,因此应选择“追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