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启东中学作业本 2025年启东中学作业本八年级数学上册江苏版 第156页解析答案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m)$在直线$y= -2x+3$上,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恰好落在直线$y= kx+2$上,则k的值为 (
B
)
A.-2
B.1
C.$\frac {3}{2}$
D.2
答案:B
解析:
解:
∵点$A(1,m)$在直线$y=-2x+3$上,
∴将$x=1$代入$y=-2x+3$,得$m=-2×1+3=1$,
∴点$A$的坐标为$(1,1)$。
∵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A'(-1,1)$,且$A'$在直线$y=kx+2$上,
∴将$x=-1$,$y=1$代入$y=kx+2$,得$1=-k+2$,
解得$k=1$。
答案:B
9. (2024·句容期末)如图,从光源A发出的一束光,遇到平面镜(y轴)上的点B后,反射光线BC交x轴于点$C(-1,0)$,若光线AB满足的函数关系式为$y= -\frac {2}{3}x+b$,则b的值是 (
C
)
A.2
B.$\frac {3}{2}$
C.$\frac {2}{3}$
D.1

答案:C
解析:
解:因为点B在y轴上,设B(0, b)。
光线AB的函数关系式为$y = -\frac{2}{3}x + b$,所以AB的斜率为$-\frac{2}{3}$,则直线AB与y轴正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frac{2}{3}$。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所以反射光线BC与y轴负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也为$\frac{2}{3}$。
点C的坐标为(-1, 0),则直线BC的斜率为$\frac{b - 0}{0 - (-1)} = b$。
因为反射光线BC与y轴负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frac{2}{3}$,所以$|b| = \frac{2}{3}$,又因为点B在y轴正半轴(由图可知),所以$b = \frac{2}{3}$。
答案:C
10. 已知函数$y= -|x-n|$,当$2≤x≤3$时,函数的最大值为$1-2n$,则n的值为 (
A
)
A.1
B.$\frac {1}{2}$
C.-2或1
D.-2或$\frac {1}{2}$或1
答案:A
解析:
解:函数$y = -|x - n|$,其图像为开口向下的“V”字形,顶点坐标为$(n, 0)$,函数在$x = n$处取得最大值$0$。
分情况讨论:
1. 当$n < 2$时,在$2 \leq x \leq 3$上,$y$随$x$增大而减小,最大值在$x = 2$处取得,即$y_{\text{max}}=-|2 - n|=n - 2$。由$n - 2 = 1 - 2n$,解得$n = 1$,符合$n < 2$。
2. 当$2 \leq n \leq 3$时,最大值为$0$,则$0 = 1 - 2n$,解得$n=\frac{1}{2}$,与$2 \leq n \leq 3$矛盾,舍去。
3. 当$n > 3$时,在$2 \leq x \leq 3$上,$y$随$x$增大而增大,最大值在$x = 3$处取得,即$y_{\text{max}}=-|3 - n|=3 - n$。由$3 - n = 1 - 2n$,解得$n=-2$,与$n > 3$矛盾,舍去。
综上,$n = 1$。
答案:A
11. 如果一次函数$y= kx+3$(k是常数,$k≠0$)的图象经过点$(1,0)$,那么y随x的增大而
减小
. (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减小
解析:
解:将点$(1,0)$代入$y = kx + 3$,得$0 = k×1 + 3$,解得$k=-3$。因为$k=-3\lt0$,所以$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减小
12. (2024·资阳)小王前往距家2000米的公司参会,先以$v_{0}$(米/分)的速度步行一段时间后,再改骑共享单车直达会议地点,到达时距会议开始还有14分钟,小王距家的路程s(单位:米)与距家的时间t(单位:分钟)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若小王全程以$v_{0}$(米/分)的速度步行,则他到达时距会议开始还有______分钟.

5

答案:5
解析:
解:由图象可知,小王步行10分钟的路程为800米,
则步行速度$v_{0}=\frac{800}{10}=80$(米/分)。
骑共享单车的路程为$2000 - 800=1200$(米),骑共享单车所用时间为$16 - 10=6$(分钟),
所以骑共享单车的速度为$\frac{1200}{6}=200$(米/分)。
小王实际用时16分钟到达公司,此时距会议开始还有14分钟,
故会议开始时间距小王出发时间为$16 + 14=30$(分钟)。
若全程步行,所需时间为$\frac{2000}{80}=25$(分钟),
则到达时距会议开始还有$30 - 25=5$(分钟)。
5
13. 将直线$y= -3x+1$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 y = - 3 x + 7 $
.
答案:$ y = - 3 x + 7 $
解析:
解:根据直线平移规律“左加右减”,将直线$y = -3x + 1$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需将$x$替换为$x - 2$,则所得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y = -3(x - 2) + 1$
$y = -3x + 6 + 1$
$y = -3x + 7$
$y = -3x + 7$
14. 已知一次函数$y= ax+b$,且$a+b= 1$,则该一次函数图象必经过点
$ ( 1, 1 ) $
.
答案:$ ( 1, 1 ) $
解析:
解:当$x = 1$时,$y = a×1 + b = a + b$。
因为$a + b = 1$,所以$y = 1$。
该一次函数图象必经过点$(1, 1)$。
$(1, 1)$
15. (2024·六合区三模)已知一次函数$y_{1}= x+1与y_{2}= -2x+b$(b为常数),当$x>2$时,$y_{1}>y_{2}$,则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 b \leq 7 $
.
答案:$ b \leq 7 $
解析:
解:由题意得,当$x>2$时,$y_{1}>y_{2}$,即$x + 1> - 2x + b$。
移项可得:$x + 2x>b - 1$,$3x>b - 1$,解得$x>\frac{b - 1}{3}$。
因为当$x>2$时该不等式成立,所以$\frac{b - 1}{3}≤2$。
两边同时乘以$3$:$b - 1≤6$,解得$b≤7$。
故$b$的取值范围是$b≤7$。
16. 在直线$y= \frac {1}{2}x+1$上,且到x轴或y轴的距离为2的点的坐标是
$ ( 2, 2 ) $ 或 $ ( - 2, 0 ) $ 或 $ ( - 6, - 2 ) $
.
答案:$ ( 2, 2 ) $ 或 $ ( - 2, 0 ) $ 或 $ ( - 6, - 2 ) $
解析:
解:设所求点的坐标为$(x,y)$,因为点在直线$y = \frac{1}{2}x + 1$上,所以$y=\frac{1}{2}x + 1$。
情况一:到$x$轴距离为$2$,即$|y| = 2$。
当$y = 2$时,$2=\frac{1}{2}x + 1$,解得$x = 2$,点为$(2,2)$;
当$y=-2$时,$-2=\frac{1}{2}x + 1$,解得$x=-6$,点为$(-6,-2)$。
情况二:到$y$轴距离为$2$,即$|x| = 2$。
当$x = 2$时,$y=\frac{1}{2}×2 + 1=2$,点为$(2,2)$(与情况一重复);
当$x=-2$时,$y=\frac{1}{2}×(-2)+1 = 0$,点为$(-2,0)$。
综上,点的坐标是$(2,2)$或$(-2,0)$或$(-6,-2)$。
17. 已知直线$y= 3x-2经过点A(a,b),B(a+m,b+k)$,其中$k≠0$,则$\frac {m}{k}$的值为
$\frac { 1 } { 3 }$
.
答案:$ \frac { 1 } { 3 } $
解析:
解:因为直线$y = 3x - 2$经过点$A(a,b)$,所以$b = 3a - 2$。
又因为直线经过点$B(a + m,b + k)$,所以$b + k = 3(a + m)-2$。
将$b = 3a - 2$代入$b + k = 3(a + m)-2$,得:
$3a - 2 + k = 3a + 3m - 2$
化简得:$k = 3m$
因为$k \neq 0$,所以$\frac{m}{k} = \frac{1}{3}$
$\frac{1}{3}$
18. 如图,已知直线$l:y= x+2$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A_{1}$,点$A_{2},A_{3},... $在直线l上,点$B_{1},B_{2},B_{3},... $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A_{1}OB_{1},△A_{2}B_{1}B_{2},△A_{3}B_{2}B_{3},...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都在x轴上,则$△A_{100}B_{99}B_{100}$的面积为______
$ 2 ^ { 199 } $
.
答案:$ 2 ^ { 199 } $
解析:
解:对于直线$l:y = x + 2$,令$x = 0$,得$y = 2$,所以$A_1(0,2)$,$OA_1=2$。
因为$\triangle A_1OB_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在$x$轴上,所以$OB_1 = OA_1 = 2$,$B_1(2,0)$,其面积$S_1=\frac{1}{2}×2×2 = 2=2^{1}$。
设$B_1(b_1,0)$,$b_1 = 2$。设$A_2(x_2,y_2)$在直线$l$上,$y_2=x_2 + 2$。$\triangle A_2B_1B_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在$x$轴上,所以$B_1B_2=y_2$,$x_2=b_1 + y_2$,即$x_2=2 + y_2$。又$y_2=x_2 + 2$,联立得$y_2=(2 + y_2)+2$,解得$y_2 = 4$,$B_1B_2 = 4$,面积$S_2=\frac{1}{2}×4×4 = 8=2^{3}$。$b_2=b_1 + 4=6$。
同理,$A_3(x_3,y_3)$,$x_3=b_2 + y_3$,$y_3=x_3 + 2$,得$y_3=(6 + y_3)+2$,$y_3 = 8$,$B_2B_3 = 8$,面积$S_3=\frac{1}{2}×8×8 = 32=2^{5}$。
观察得$S_n = 2^{2n - 1}$,当$n = 100$时,$S_{100}=2^{2×100 - 1}=2^{199}$。
$2^{199}$
19. (6分)如图是一个正比例函数与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它们交于点$A(4,3)$,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且$OA= OB$.
(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求两直线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解:(1)设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 y = m x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 $ y = k x + b $。
把 $ A ( 4, 3 ) $ 代入 $ y = m x $,得 $ 4 m = 3 $,即 $ m = \frac { 3 } { 4 } $,
∴ 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 y = \frac { 3 } { 4 } x $。
∵ $ A ( 4, 3 ) $,∴ 根据勾股定理,得 $ O A = \sqrt { 4 ^ { 2 } + 3 ^ { 2 } } = 5 $,
∴ $ O B = O A = 5 $,∴ $ b = - 5 $。
把 $ ( 4, 3 ) $ 代入 $ y = k x - 5 $,得 $ 4 k - 5 = 3 $,
解得 $ k = 2 $。
∴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 $ y = 2 x - 5 $。
(2)设直线 $ A B $ 交 $ x $ 轴于点 $ D $,
$ y = 2 x - 5 $ 中,当 $ y = 0 $ 时,$ x = \frac { 5 } { 2 } $,∴ $ D \left( \frac { 5 } { 2 }, 0 \right) $,
∴ 两直线与 $ x $ 轴围成的 $ \triangle A O D $ 的面积为 $ \frac { 1 } { 2 } × \frac { 5 } { 2 } × 3 = \frac { 15 } { 4 } $。

答案:解:(1)设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 y = m x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 $ y = k x + b $。
把 $ A ( 4, 3 ) $ 代入 $ y = m x $,得 $ 4 m = 3 $,即 $ m = \frac { 3 } { 4 } $,
∴ 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 y = \frac { 3 } { 4 } x $。
∵ $ A ( 4, 3 ) $,∴ 根据勾股定理,得 $ O A = \sqrt { 4 ^ { 2 } + 3 ^ { 2 } } = 5 $,
∴ $ O B = O A = 5 $,∴ $ b = - 5 $。
把 $ ( 4, 3 ) $ 代入 $ y = k x - 5 $,得 $ 4 k - 5 = 3 $,
解得 $ k = 2 $。
∴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 $ y = 2 x - 5 $。
(2)设直线 $ A B $ 交 $ x $ 轴于点 $ D $,
$ y = 2 x - 5 $ 中,当 $ y = 0 $ 时,$ x = \frac { 5 } { 2 } $,∴ $ D \left( \frac { 5 } { 2 }, 0 \right) $,
∴ 两直线与 $ x $ 轴围成的 $ \triangle A O D $ 的面积为 $ \frac { 1 } { 2 } × \frac { 5 } { 2 } × 3 = \frac { 15 } { 4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