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启东中学作业本 2025年启东中学作业本八年级物理上册江苏版 第22页解析答案
1. 制作一组长度不同的 PVC 管,用胶板拍击管口就能演奏简单的音乐. PVC 管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
振动
产生的. 拍击不同长度的 PVC 管,发出声音的
音调
不同. 由于和其他乐器的材料、结构不同,PVC 管发出声音的
音色
不同.
答案:振动 音调 音色
2.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声音的产生,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具有
能量
. 若在月球上进行此实验,则
不能
(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真空不能传声
.
答案:能量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3. “男低音歌手引吭高歌”这里的“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音调
,“高”描述的是声音的
响度
. “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由于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音色
. (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答案:音调 响度 音色
4. 交管部门在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侧安装板墙(如图甲),目的是在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减弱后噪声的传播速度
不变
(选填“不变”“变小”或“变大”);如图乙中的噪声监测仪显示的示数“69”的单位是
dB
(选填“dB”或“Hz”).

答案:传播过程中 不变 dB
5. 一个声源 2 min 内振动了 720 次,它的频率为
6
Hz,人耳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 200 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
200
次.
答案:6 不能 200
解析:
解:
1. 频率计算:$ t = 2\ \text{min} = 120\ \text{s} $,$ f = \frac{720\ \text{次}}{120\ \text{s}} = 6\ \text{Hz} $;
2. 人耳听觉范围为 $ 20\ \text{Hz} - 20000\ \text{Hz} $,$ 6\ \text{Hz} < 20\ \text{Hz} $,故不能听到;
3. 频率为 $ 200\ \text{Hz} $ 表示每秒振动 $ 200 $ 次。
6;不能;200
6. 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 此事实说明 (
C
)

A.真空能够传播声音
B.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C.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答案:C
7. (2024·福建)语音识别机器人通过声音验证用户身份,这是根据声音的 (
C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C
8. (2024·凉山州)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雅乐横吹竹制管乐器——篪. 其形似于笛,与笛不同的是两端都是封闭的,而且吹孔与指孔不在同一直线上,无孔膜而有底. 演奏过程中手指按压不同孔时改变的是 (
A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响度和音色

答案:A
解析:
演奏篪时,手指按压不同孔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响度由振幅决定,音色由发声体材料和结构决定,按压不同孔未改变振幅和篪的材料结构。
答案:A
9. 下列不属于超声波应用的是 (
B
)
A.胎儿的 B 超图像
B.监测核爆炸
C.海豚判断方向而发出的声音
D.家用汽车的倒车雷达
答案:B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