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亮点给力提优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亮点给力提优课时作业本六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105页解析答案
4.(2025·宿迁泗洪县期末改编)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句话体现了盲姑娘对哥哥的体谅与理解。
B.《故宫博物院》从整体上介绍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艺术风格。
C.《月光曲》讲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为兄妹俩弹琴创作的传说故事,作者直接描写了《月光曲》这一名曲的内容、意境和表达的情感,让我们仿佛进入了乐曲描绘的美妙境界。
答案:4. C
贝多芬:
琴声:
断断续续

谈话:产生同情

弹一曲:满足心愿
又一曲:
即兴创作

飞奔回客店
记录下来

答案:第一行:听 记 第二行:断断续续 即兴创作 记录下来
1.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结合上下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幽静”在这里指小路十分偏僻、清静。到这个冷清的小镇演出,表明那时贝多芬还未出名。
B.“断断续续”在这里指琴声不连贯,说明弹琴人对所弹的曲子还不熟练,为下文“多难弹哪”作了铺垫。
C.“茅屋”指屋顶用茅草、稻草等盖的房子,大多简陋矮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家生活很贫苦。
答案:1. A 
2.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1)盲姑娘猜出弹奏者是贝多芬的原因是
盲姑娘热爱并懂音乐
,这让我想到刚刚学完的文言文《
伯牙鼓琴
》,可见盲姑娘是贝多芬的
知音

(2)画“——”的句子是对盲姑娘的
语言
描写,体现了她的
激动、赞叹、惊喜
之情。
答案:2.(1)盲姑娘热爱并懂音乐 伯牙鼓琴 知音 (2)语言 激动、赞叹、惊喜 
1. 下列对选文第1自然段中画“﹏﹏”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2. 语文要素 读描写皮鞋匠联想到的画面的句子,填写思维导图。
联想到的画面
月亮升起,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穿过微云

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旋律的变化
悠扬舒缓

气势增强
高昂激越

3. 选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将微云比作
轻纱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微云
轻柔、薄透
的特点,营造出一种
梦幻、缥缈
的氛围,为音乐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4. 选文第2自然段中,句子
①⑦
(填序号)是实写,句子
②③④⑤⑥⑧
(填序号)是联想。这样虚实结合的好处是
把兄妹俩内心的感受表达得更形象具体,让读者有更丰富的想象空间,能够更好地感受《月光曲》的节奏美和意境美

5.(2025·珠海香洲区期末改编)选文中的“好像”“仿佛”这两个词语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妹妹”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请在文中的横线上把最后一句话补充完整。
不可以删去,因为“好像”“仿佛”这两个词语表明了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真实存在,而是音乐所激发的想象。如果删去,选文的表达效果会大打折扣。

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答案:1. A 2. 联想到的画面:月亮升高,穿过微云 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旋律的变化:悠扬舒缓 高昂激越 3. 比喻 轻纱 轻柔、薄透 梦幻、缥缈 4. ①⑦ ②③④⑤⑥⑧ 把兄妹俩内心的感受表达得更形象具体,让读者有更丰富的想象空间,能够更好地感受《月光曲》的节奏美和意境美 5. 不可以删去,因为“好像”“仿佛”这两个词语表明了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真实存在,而是音乐所激发的想象。如果删去,选文的表达效果会大打折扣。 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