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趋势 整本书阅读 下面是亮亮制作的成长小说信息卡,其中内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2. 成长的故事各不相同,却同样带给我们感动。上面三部小说中,最让你感动的人物是谁? 写一写理由。(3分)
人物:
A
)2. 成长的故事各不相同,却同样带给我们感动。上面三部小说中,最让你感动的人物是谁? 写一写理由。(3分)
人物:
阿廖沙
。理由:阿廖沙虽然有着悲苦凄惨的童年,但他面对苦难依然保持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他的故事激励着我,在面对人生的挑战时,要具有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
答案:1. A
2. 示例:阿廖沙 阿廖沙虽然有着悲苦凄惨的童年,但他面对苦难依然保持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他的故事激励着我,在面对人生的挑战时,要具有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
2. 示例:阿廖沙 阿廖沙虽然有着悲苦凄惨的童年,但他面对苦难依然保持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他的故事激励着我,在面对人生的挑战时,要具有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
1. 这两首词都是宋代词人所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
2. 新趋势 类文联读 这两首词都描写了“月”,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想一想,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2分)
|词 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月”|明月|①
|表达的情感|②
3. 新思维 思辨表达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朗读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
(2)“西江月”和“卜算子”是词题,“夜行黄沙道中”和“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词牌名。 (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重在抒情,《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重在写景。 (
4. 语文要素 再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的上阕,结合词作内容想开去,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把上阕中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
辛弃疾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作者是苏轼,二者并称“苏辛”。(1分)2. 新趋势 类文联读 这两首词都描写了“月”,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想一想,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2分)
|词 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月”|明月|①
缺月
||表达的情感|②
欢快、喜悦
|孤独、寂寞|3. 新思维 思辨表达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朗读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
√
)(2)“西江月”和“卜算子”是词题,“夜行黄沙道中”和“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词牌名。 (
×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重在抒情,《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重在写景。 (
×
)4. 语文要素 再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的上阕,结合词作内容想开去,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把上阕中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
示例: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声声蝉鸣。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鸣。
答案:1. 辛弃疾
2. ① 缺月 ② 欢快、喜悦
3. (1)√ (2)× (3)×
4. 示例: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声声蝉鸣。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鸣。
2. ① 缺月 ② 欢快、喜悦
3. (1)√ (2)× (3)×
4. 示例: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声声蝉鸣。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