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读第②~④自然段,简要概括段意,完成思维导图。(2分)
露水
- 芦苇荡割草被露水打湿
-
-
13. 第②自然段画“——”的句子从
14. 第③自然段中,清晨悬挂在蛛网上的露珠一定很美。展开想象,接下去写一写。(2分)
蛛网上也悬挂着露珠,
15. 短文以“露水”为题好在哪儿? 请从多个角度说说你的理解。(2分)
露水
- 芦苇荡割草被露水打湿
-
平房顶上露宿
-
蹚着露水去上学
13. 第②自然段画“——”的句子从
视觉
、触觉、味觉
等多个角度,写出了露水的晶莹、清凉、甘甜
。(3分)14. 第③自然段中,清晨悬挂在蛛网上的露珠一定很美。展开想象,接下去写一写。(2分)
蛛网上也悬挂着露珠,
宛如串在丝线上的水晶般在晨光中一闪一晃
。15. 短文以“露水”为题好在哪儿? 请从多个角度说说你的理解。(2分)
①“露水”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内容紧凑,结构清晰。②露水是乡村的象征,以“露水”为题,能更好地体现乡村的特色,表达了作者对露水的喜爱与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③“露水”给人以清新、美好的感觉,与作者童年在乡村的美好回忆相契合,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12. 平房顶上露宿 蹚着露水去上学 解析 找到第③④自然段的关键句概括段意即可。第③自然段,由“那时候过暑假,晚上不爱在家里睡觉,而是在平房顶上露宿”“露水里睡着,露水里醒来”可概括为“平房顶上露宿”;第④自然段,由“暑假一过,初秋早晨上学,穿过弯弯曲曲的田埂,也是一路蹚着露水去学校”可概括为“蹚着露水去上学”。
13. 视觉 味觉 晶莹、清凉、甘甜
14. 示例:宛如串在丝线上的水晶般在晨光中一闪一晃
15. ①“露水”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内容紧凑,结构清晰。②露水是乡村的象征,以“露水”为题,能更好地体现乡村的特色,表达了作者对露水的喜爱与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③“露水”给人以清新、美好的感觉,与作者童年在乡村的美好回忆相契合,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及作用。通读全文,然后从内容、情感、写作手法或者结构手法等角度作答即可,答案不唯一。点明文章内容:文章围绕露水展开,讲述了作者童年与露水相关的经历,如芦苇荡割草被露水打湿、平房顶上露宿感受露水的清凉、上学路上蹚露水等,“露水”作为题目能够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作者情感:露水是作者童年乡村生活的一部分,作者通过描写与露水相关的种种经历,表达了对露水的喜爱与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以“露水”为题有助于传达这种情感。具有象征意义:露水是一种细腻、柔软的自然现象,它可以象征作者内心柔软的情感,如对童年的思念等。增添文学美感:“露水”这个词本身具有一定的诗意和美感,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使文章更具文学性。
13. 视觉 味觉 晶莹、清凉、甘甜
14. 示例:宛如串在丝线上的水晶般在晨光中一闪一晃
15. ①“露水”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内容紧凑,结构清晰。②露水是乡村的象征,以“露水”为题,能更好地体现乡村的特色,表达了作者对露水的喜爱与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③“露水”给人以清新、美好的感觉,与作者童年在乡村的美好回忆相契合,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及作用。通读全文,然后从内容、情感、写作手法或者结构手法等角度作答即可,答案不唯一。点明文章内容:文章围绕露水展开,讲述了作者童年与露水相关的经历,如芦苇荡割草被露水打湿、平房顶上露宿感受露水的清凉、上学路上蹚露水等,“露水”作为题目能够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作者情感:露水是作者童年乡村生活的一部分,作者通过描写与露水相关的种种经历,表达了对露水的喜爱与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以“露水”为题有助于传达这种情感。具有象征意义:露水是一种细腻、柔软的自然现象,它可以象征作者内心柔软的情感,如对童年的思念等。增添文学美感:“露水”这个词本身具有一定的诗意和美感,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使文章更具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