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10页解析答案
17. (22分)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秦国率先推行县制,按地区划分国民,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公共权力直接控制基层社会的每一个人。秦统一后将秦国的制度推向了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简言之,商鞅变法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对统一国家和中华民族具有长远影响。
(1)材料一从哪一方面肯定了商鞅变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中“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的具体措施。(6分)
材料二 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得益于此时丰厚的文化积累,在沉积和发酵了两千多年后,内部压力已经足够大,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
——摘编自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对战国百家争鸣现象的一种解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的“内部压力”与“外部条件”分别有什么。(6分)
材料三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材料四 先秦诸子百家的部分主张: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其思想包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提出“为政以德”。孟子提倡“仁政”,提出“舍生取义”的思想。庄子主张人应顺应自然的本性。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参照下表示例,先从材料三中任意选取一个观点(道家除外),然后从材料四中选择对应的史实加以印证。(6分)
|学派|观点|史实|
|道家|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其思想包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 | | |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4分)
答案:
(1)方面:制度建设。(2 分)措施: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建立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 分)(2)内部压力:夏商周时期丰厚的文化积累。(2 分)外部条件: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学在官府”的格局被打破,私学勃兴。(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 分)(3)示例:见表。(学派、观点、史实各 2 分,答出一个学派及其对应观点,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4)因素:成功的改革,思想的解放。(4 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