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启东中学作业本 2025年启东中学作业本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158页解析答案
1.
(1)请依照拼音帮小语填写词语:①
花苞
、②
微薄
、③
荒凉

(2)其中有一词的词性与其他不同,序号是
,词性是
名词

2. 小山为探究笔记(二)写批注,下列语句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C
)
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请你结合诗句与探究笔记,写出春作为第一个季节寄寓了古人怎样的情感。
春寄寓着古人对谷物生长、庄稼收成的希望以及对于除旧迎新的向往。

4. 同学们准备邀请语文老师参加展示活动,拟写了如下邀请函。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非常荣幸地邀请您担任我们班级即将举办的“研春探秋”活动的评委。活动将于本周六上午9点在学校图书馆举行。
①汉字如春风,轻抚着心灵,唤醒历史的沉睡,引领我们穿越时光的长河,让我们感受春秋的韵味。
②您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学习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您专业的知识和独到的拙见总能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在此,我们深表感激,并向您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谢意。
此致
敬礼!
七年级××班全体同学
××××年××月××日
(1)①句有一处语法错误,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将“历史的沉睡”改为“沉睡的历史”。

(2)②句有一处用语不得体,应将“
拙见
”改为“
见解
”。
(3)请你仿照下面的画线语句,为邀请函补写主题介绍。
春与秋,是如诗如画的旅程,让我们沉浸其中,感悟自然的韵律,探寻生命的奥秘。我们步入春天,欣赏繁花的美丽,感受生长的力量;我们
步入秋天
,
欣赏落叶的静美
,
感受收获的喜悦
。这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体现着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答案:1.
(1)①花苞 ②微薄 ③荒凉
(2)① 名词 2.C 【解析】A 项,不求甚解: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入了解。该词用在这里形容小语认真的学习精神不恰当,有误。B 项,结合“春天是历史的因,秋天则是历史的果。春去秋来的循环就是时间的流转,而时间的流转便是历史的演绎”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历史的因”比作“春天”,把“历史的果”比作“秋天”,选项中“拟人”说法有误。D 项,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该词用在这里形容春秋时期在历史记载和礼乐制度方面各有价值不恰当,不符合语境。故选 C。 3.示例:①春寄寓着古人对谷物生长、庄稼收成的希望。②春寄寓着古人对于除旧迎新的向往。 4.
(1)将“历史的沉睡”改为“沉睡的历史”。
(2)拙见 见解(或高见)
(3)示例:走进秋天 倾听落叶的萧瑟 体会生命的沉寂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