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文化 以物易物 在原始社会,人们采用“以物易物(等价交换)”的形式进行物品流通。如果3只鹅可以换9只鸡,那么1只鹅可以换(
3
)只鸡。李奶奶有12只鸡,可以换(4
)只鹅。答案:3 4 【提示】如果3只鹅可以换9只鸡,那么1只鹅可以换9÷3=3(只)鸡,12只鸡可以换12÷3=4(只)鹅。
(2)实验小学一共买了1个篮球和6个同样的皮球,正好用去270元。已知皮球的单价是篮球的$\frac{1}{3}$,则每个皮球(
30
)元,每个篮球(90
)元。答案:30 90 【提示】皮球的单价是篮球的$\frac{1}{3}$,即1个篮球的价钱等于3个皮球的价钱。
解析:
因为皮球的单价是篮球的$\frac{1}{3}$,所以1个篮球的价钱等于3个皮球的价钱。买了1个篮球和6个皮球,相当于买了$3 + 6 = 9$个皮球。每个皮球的价格为$270÷9 = 30$元,每个篮球的价格为$30×3 = 90$元。
30 90
30 90
(3)周末,冬冬和楠楠一起叠纸鹤,4小时后,数了数,他们一共叠了140只。
①冬冬说:“我要是再多叠20只纸鹤就和楠楠叠的一样多。”冬冬叠了(
②冬冬说:“如果楠楠给我10只纸鹤,我们两人叠的就一样多。”楠楠叠了(
①冬冬说:“我要是再多叠20只纸鹤就和楠楠叠的一样多。”冬冬叠了(
60
)只纸鹤 。②冬冬说:“如果楠楠给我10只纸鹤,我们两人叠的就一样多。”楠楠叠了(
80
)只纸鹤。答案:①60 ②80 【提示】①楠楠比冬冬多叠了20只,因此冬冬叠了(140-20)÷2=60(只);②楠楠比冬冬多叠了10×2=20(只),因此楠楠叠了(140+20)÷2=80(只)。
解析:
①60
②80
②80
(1)买2张同样的桌子和5把同样的椅子共用去4500元,每把椅子的价钱是每张桌子的$\frac{1}{5}$。如果这些钱全部用来买椅子,那么可以买(
A.3
B.10
C.15
C
)把椅子。A.3
B.10
C.15
答案:C 【提示】每把椅子的价钱是每张桌子的$\frac{1}{5}$,即1张桌子的价钱等于5把椅子的价钱,2张桌子的价钱等于10把椅子的价钱。因此这些钱全部用来买椅子,可以买10+5=15(把)椅子。
(2)8块饼干的含钙量约相当于1杯牛奶的含钙量。小红早餐吃了10块这样的饼干,喝了1杯这样的牛奶,含钙量共计540毫克,每块饼干的含钙量大约是(
A.20毫克
B.30毫克
C.40毫克
B
)。A.20毫克
B.30毫克
C.40毫克
答案:B 【提示】8块饼干的含钙量约相当于1杯牛奶的含钙量,因此小红的早餐约可以看作吃了10+8=18(块)饼干,其含钙量是540毫克,所以每块饼干的含钙量约为540÷18=30(毫克)。
3. 老师买了4支同样的钢笔和6本同样的笔记本,共付64元。已知2支钢笔的价钱等于5本笔记本的价钱,则每支钢笔和每本笔记本各是多少元?
答案:笔记本:64÷(4÷2×5+6)=4(元) 钢笔:4×5÷2=10(元) 【提示】已知2支钢笔的价钱等于5本笔记本的价钱,则4支钢笔的价钱等于10本笔记本的价钱。如果64元全部用来买笔记本,那么可以买10+6=16(本),从而可求出1本笔记本的价钱,进而求出1支钢笔的价钱。
解析:
因为2支钢笔的价钱等于5本笔记本的价钱,所以4支钢笔的价钱等于$4÷2×5 = 10$本笔记本的价钱。
笔记本的单价:$64÷(10 + 6)=64÷16 = 4$(元)
钢笔的单价:$4×5÷2 = 20÷2 = 10$(元)
答:每支钢笔10元,每本笔记本4元。
笔记本的单价:$64÷(10 + 6)=64÷16 = 4$(元)
钢笔的单价:$4×5÷2 = 20÷2 = 10$(元)
答:每支钢笔10元,每本笔记本4元。
4. 8只小羊和6只鸡共78千克。已知2只小羊的质量等于5只鸡的质量,则每只鸡、每只小羊各重多少千克?(每只小羊的质量相等,每只鸡的质量相等)
答案:8÷2×5=20(只) 鸡:78÷(6+20)=3(千克) 小羊:3×5÷2=7.5(千克) 【提示】将8只小羊转换成8÷2×5=20(只)鸡的质量来计算,即可算出鸡的质量,进而求出小羊的质量。 一题多解 非倍数关系的问题 方法一:将8只小羊的质量换成8÷2×5=20(只)鸡的质量来计算,先求出鸡的质量,再求小羊的质量。 方法二:将6只鸡的质量换成6÷5×2=$\frac{12}{5}$(只)小羊的质量来计算,先求出小羊的质量,再求鸡的质量。
解析:
因为2只小羊的质量等于5只鸡的质量,所以8只小羊的质量等于$8÷2×5 = 20$只鸡的质量。
鸡的总只数为$20 + 6=26$只,总质量78千克,每只鸡重$78÷26 = 3$千克。
每只小羊重$3×5÷2=\frac{15}{2}=7.5$千克。
答:每只鸡重3千克,每只小羊重7.5千克。
鸡的总只数为$20 + 6=26$只,总质量78千克,每只鸡重$78÷26 = 3$千克。
每只小羊重$3×5÷2=\frac{15}{2}=7.5$千克。
答:每只鸡重3千克,每只小羊重7.5千克。
5. 张大伯的自行车后面,左边驮着5袋面粉,右边驮着4袋大米,面粉和大米一共132千克。如果将左边的面粉和右边的大米互换一袋,那么两边质量相等。每袋面粉和每袋大米各多少千克?(每袋面粉的质量相等,每袋大米的质量相等)
答案:根据题意可推出3袋面粉的质量等于2袋大米的质量。 每袋面粉:132÷(5+4÷2×3)=12(千克) 每袋大米:12×3÷2=18(千克) 【提示】根据题意可知(5-1)袋面粉的质量+1袋大米的质量=1袋面粉的质量+(4-1)袋大米的质量,将等量关系式两边同时去掉1袋大米的质量和1袋面粉的质量,则剩下的质量相等,即3袋面粉的质量等于2袋大米的质量。把4袋大米替换成6袋面粉,就可以求出每袋面粉的质量,进而求出每袋大米的质量。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5 - 1)$袋面粉的质量$+1$袋大米的质量$=1$袋面粉的质量$+(4 - 1)$袋大米的质量,即$4$袋面粉$+1$袋大米$=1$袋面粉$+3$袋大米,两边同时去掉$1$袋面粉和$1$袋大米,可得$3$袋面粉的质量$=2$袋大米的质量。
因为$3$袋面粉$=2$袋大米,所以$4$袋大米$=6$袋面粉。
面粉和大米一共$132$千克,相当于$5 + 6 = 11$袋面粉的质量为$132$千克,每袋面粉的质量为$132÷11 = 12$千克。
每袋大米的质量为$12×3÷2 = 18$千克。
每袋面粉$12$千克,每袋大米$18$千克。
因为$3$袋面粉$=2$袋大米,所以$4$袋大米$=6$袋面粉。
面粉和大米一共$132$千克,相当于$5 + 6 = 11$袋面粉的质量为$132$千克,每袋面粉的质量为$132÷11 = 12$千克。
每袋大米的质量为$12×3÷2 = 18$千克。
每袋面粉$12$千克,每袋大米$18$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