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朝时期的石鼓文字属于凸版印刷的一种。将一个石鼓上的文字印在一张长为20厘米的长方形纸上,长方形纸正好可以围在一个正方体摆件的四周用于欣赏石鼓上的文字,围成的正方体摆件的侧面积是(
A.100
B.120
C.150
D.200
100
)平方厘米。A.100
B.120
C.150
D.200
答案:1.A 【提示】由已知可得正方体摆件的底面周长是20厘米,因此正方体摆件的棱长是20÷4=5(厘米)。求正方体摆件的侧面积,也就是求正方体摆件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的面积和,即5×5×4=100(平方厘米)。
2. 糖画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亦糖亦画,可观可食。一个动物糖画比一个卡通糖画少用3克糖,如果将4个动物糖画和7个卡通糖画替换成11个卡通糖画,用糖总量会(
多
)(填“少”或“多”)(12
)克糖。答案:2.多 12 【提示】将4个动物糖画替换成4个卡通糖画,要多用4×3=12(克)糖。
3. 南京云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李师傅织了60个云锦香囊,卖出了$\frac{1}{3}$,王师傅织的云锦香囊卖出$\frac{3}{4}$后,李师傅剩下的云锦香囊比王师傅剩下的2倍还多12个。王师傅原来织了多少个云锦香囊?
答案:3.60-60×$\frac{1}{3}$=40(个)
设王师傅原来织了x个云锦香囊。
$(x-\frac{3}{4}x)×2+12=40$ $x=56$
【提示】根据王师傅织的云锦香囊卖出$\frac{3}{4}$后,李师傅剩下的云锦香囊比王师傅剩下云锦香囊的2倍还多12个,列等量关系设未知数求解即可。
设王师傅原来织了x个云锦香囊。
$(x-\frac{3}{4}x)×2+12=40$ $x=56$
【提示】根据王师傅织的云锦香囊卖出$\frac{3}{4}$后,李师傅剩下的云锦香囊比王师傅剩下云锦香囊的2倍还多12个,列等量关系设未知数求解即可。
4. 皮影戏和木偶戏均是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学们到戏曲工作室体验非遗戏曲项目,工作室有皮影戏、木偶戏道具共12副,可供44人同时进行戏曲体验,皮影戏道具2人用一副,木偶戏道具6人用一副,皮影戏道具有(
7
)副,木偶戏道具有(5
)副。答案:4.7 5 【提示】假设全是木偶戏道具,可供12×6=72(人)同时进行体验,则皮影戏道具有(72-44)÷(6-2)=7(副),木偶戏道具有12-7=5(副)。
5. 古代建筑台阶又名踏跺,根据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四类,下图是其中的一种垂带踏跺,如果要给这个踏跺的涂色部分铺设一层地毯,那么需要(

A.2.34
B.3.96
C.6.3
D.2.86
C
)平方米的地毯。
A.2.34
B.3.96
C.6.3
D.2.86
答案:5.C 【提示】观察图形可知,(1.3+2.2)就是地毯拉平后地毯的长,所以地毯的面积是(1.3+2.2)×1.8=6.3(平方米)。
6. 九龙壁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皇极门外,壁上九龙以高浮雕手法制成,属于装饰性雕刻,壁高$\frac{7}{2}$米,约是长的$\frac{7}{58}$。楠楠参观九龙壁时,$\frac{9}{2}$分钟走了36米,照这样的速度,楠楠走$\frac{19}{5}$分钟能从九龙壁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吗?
答案:6.$\frac{7}{2}÷\frac{7}{58}=29$(米) 36÷$\frac{9}{2}×\frac{19}{5}=30.4$(米)
30.4>29,所以能走到另一端。
【提示】根据题意,长×$\frac{7}{58}=\frac{7}{2}$,因此九龙壁的长是$\frac{7}{2}÷\frac{7}{58}=29$(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楠楠的行走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楠楠$\frac{19}{5}$分钟可以走多少米,然后与九龙壁的长度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30.4>29,所以能走到另一端。
【提示】根据题意,长×$\frac{7}{58}=\frac{7}{2}$,因此九龙壁的长是$\frac{7}{2}÷\frac{7}{58}=29$(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楠楠的行走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楠楠$\frac{19}{5}$分钟可以走多少米,然后与九龙壁的长度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7.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极具江南灵秀之气。某越剧团出售门票,上午出售了一部分,已售和未售的票数比为2∶5;下午又出售了30张门票,已售和未售的票数比变为5∶9。这个越剧团共有多少张门票?
答案:7.$\frac{5}{5+9}-\frac{2}{2+5}=\frac{1}{14}$
30÷$\frac{1}{14}=420$(张)
【提示】本题把越剧团共有门票张数看作单位“1”,则上午已售的占总数的$\frac{2}{2+5}$,下午已售的占总数的$\frac{5}{5+9}$,因此30张门票对应的分率是$\frac{5}{5+9}-\frac{2}{2+5}=\frac{1}{14}$,所以共有门票36÷$\frac{1}{14}=420$(张)。
30÷$\frac{1}{14}=420$(张)
【提示】本题把越剧团共有门票张数看作单位“1”,则上午已售的占总数的$\frac{2}{2+5}$,下午已售的占总数的$\frac{5}{5+9}$,因此30张门票对应的分率是$\frac{5}{5+9}-\frac{2}{2+5}=\frac{1}{14}$,所以共有门票36÷$\frac{1}{14}=42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