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刚将一张长方形纸的40%涂上蓝色,将剩下部分的$\frac{3}{5}$涂上红色,涂上红色的部分是这张纸的(
36
)%。答案:36
解析:
把这张长方形纸看作单位“1”。
剩下部分占比:$1 - 40\% = 60\%$
涂上红色部分占比:$60\% × \frac{3}{5} = 0.6 × 0.6 = 0.36 = 36\%$
36
剩下部分占比:$1 - 40\% = 60\%$
涂上红色部分占比:$60\% × \frac{3}{5} = 0.6 × 0.6 = 0.36 = 36\%$
36
(2)一个电饭煲的原价是160元,现价是120元,这个电饭煲的现价比原价降低了(
25
)%。答案:25
解析:
$(160 - 120) ÷ 160 × 100\% = 40 ÷ 160 × 100\% = 0.25 × 100\% = 25\%$
25
25
(3)某工厂做了800个零件,有760个合格,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95
)%,次品率是(5
)%。答案:95 5
解析:
合格率:$\frac{760}{800} × 100\% = 95\%$
次品率:$1 - 95\% = 5\%$
95 5
次品率:$1 - 95\% = 5\%$
95 5
(4)果园里桃树和梨树棵数的比是$5:4$。
①若桃树和梨树共有45棵,则梨树有(
②若桃树有45棵,则梨树有(
①若桃树和梨树共有45棵,则梨树有(
20
)棵。②若桃树有45棵,则梨树有(
36
)棵。答案:①20 ②36
解析:
①桃树和梨树棵数比为$5:4$,总份数为$5 + 4=9$份。共有45棵,每份为$45÷9 = 5$棵,梨树占4份,梨树有$5×4 = 20$棵。
②桃树和梨树棵数比为$5:4$,桃树有45棵,设梨树有$x$棵,$5:4 = 45:x$,$5x=45×4$,$x=\frac{45×4}{5}=36$棵。
②桃树和梨树棵数比为$5:4$,桃树有45棵,设梨树有$x$棵,$5:4 = 45:x$,$5x=45×4$,$x=\frac{45×4}{5}=36$棵。
(1)一件衣服,老板在进价的基础上增加20%挂牌出售。一位顾客通过还价,打九折购得这件衣服,这个老板售出这件衣服(
A.赚钱了
B.赔钱了
C.不赔不赚
D.无法确定
A
)。A.赚钱了
B.赔钱了
C.不赔不赚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设衣服进价为$x$元。
挂牌价为:$x + 20\%x = 1.2x$
顾客购得价为:$1.2x × 90\% = 1.08x$
因为$1.08x > x$,所以老板赚钱了。
A
挂牌价为:$x + 20\%x = 1.2x$
顾客购得价为:$1.2x × 90\% = 1.08x$
因为$1.08x > x$,所以老板赚钱了。
A
(2)想想同学用水和蜂蜜为一家人调制了4杯蜂蜜水,蜂蜜和水的配比情况如下表。想想把最甜的(

A.第1杯
B.第2杯
C.第3杯
D.第4杯
A
)给弟弟喝。
A.第1杯
B.第2杯
C.第3杯
D.第4杯
答案:A
解析:
第1杯:$\frac{10}{40}=\frac{1}{4}$
第2杯:$\frac{10}{50}=\frac{1}{5}$
第3杯:$\frac{12}{50}=\frac{6}{25}$
第4杯:$\frac{12}{60}=\frac{1}{5}$
$\frac{1}{4}>\frac{6}{25}>\frac{1}{5}$,最甜的是第1杯。
A
第2杯:$\frac{10}{50}=\frac{1}{5}$
第3杯:$\frac{12}{50}=\frac{6}{25}$
第4杯:$\frac{12}{60}=\frac{1}{5}$
$\frac{1}{4}>\frac{6}{25}>\frac{1}{5}$,最甜的是第1杯。
A
(3)六(1)班有45人,其中60%的人喜欢唱歌,喜欢跳舞的人数与总人数的比是$2:3$,没有人既不喜欢唱歌又不喜欢跳舞。既喜欢唱歌又喜欢跳舞的有(
A.12
B.27
C.30
D.45
A
)人。A.12
B.27
C.30
D.45
答案:A
解析:
喜欢唱歌的人数:$45×60\% = 45×0.6 = 27$(人)
喜欢跳舞的人数:$45×\frac{2}{3} = 30$(人)
既喜欢唱歌又喜欢跳舞的人数:$27 + 30 - 45 = 12$(人)
A
喜欢跳舞的人数:$45×\frac{2}{3} = 30$(人)
既喜欢唱歌又喜欢跳舞的人数:$27 + 30 - 45 = 12$(人)
A
3. 新情境 火车票价 火车票价是按全程票价×(实际乘车里程数÷总里程数)的方法确定的。已知A站与H站之间的总里程数是1500千米,全程票价为600元。下图是沿途各站之间的里程数。

(1)张叔叔要从D站上车,F站下车,票价应该是多少元?
(2)李阿姨从B站上车,票价为240元。她的目的地是哪一站?

(1)张叔叔要从D站上车,F站下车,票价应该是多少元?
(2)李阿姨从B站上车,票价为240元。她的目的地是哪一站?
答案:(1)600×[(1200-700)÷1500]=200(元) (2)240÷600×1500=600(千米) 600+300=900(千米) 由图可知,她的目的地是 E 站。
4. 淘气往60毫升酸梅原汁中加100毫升的水后,看到调制说明(如下图)。请你帮淘气判断:为使口感最佳,应该往已调制的酸梅汤中加水,还是加酸梅原汁?该加多少毫升?(写出判断过程)
调制说明
当酸梅原汁与水的比是$3:7$时,口感最佳。
调制说明
当酸梅原汁与水的比是$3:7$时,口感最佳。
答案:60∶100=3∶5 与 3∶7 相比,水少了,应该加水。 60÷3×7-100=40(毫升) 【提示】比例前项相同,比例后项小,说明水少。
解析:
60:100=3:5
3:5与3:7相比,水少了,应加水。
60÷3×7-100=40(毫升)
答:应该加水,加40毫升。
3:5与3:7相比,水少了,应加水。
60÷3×7-100=40(毫升)
答:应该加水,加4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