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下图中涂色表示$\frac {2}{9}$千米。


答案:
1. 如下图所示。(涂法不唯一)2千米

1. 如下图所示。(涂法不唯一)2千米

解析:
(涂法不唯一,涂其中1个小长方形即可)
2. 下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画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2:1$,周长是24厘米。
(2)画一个三角形,使三角形的面积与(1)中长方形面积的比是$1:4$。

(1)画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2:1$,周长是24厘米。
(2)画一个三角形,使三角形的面积与(1)中长方形面积的比是$1:4$。

答案:
2. 如下图所示。(三角形画法不唯一)

2. 如下图所示。(三角形画法不唯一)

解析:
(1)设长方形宽为$x$厘米,长为$2x$厘米。
周长:$2(x + 2x) = 24$,解得$x = 4$,长$8$厘米,宽$4$厘米。
(在方格纸上画出长$8$格、宽$4$格的长方形)
(2)长方形面积:$8×4 = 32$平方厘米,三角形面积:$32×\frac{1}{4} = 8$平方厘米。
(示例:画底$4$厘米、高$4$厘米的直角三角形,面积$\frac{1}{2}×4×4 = 8$平方厘米)
(在方格纸上画出满足面积的三角形,画法不唯一)
(注:实际作答需在答题卡方格图中完成图形绘制,此处文字描述步骤)
周长:$2(x + 2x) = 24$,解得$x = 4$,长$8$厘米,宽$4$厘米。
(在方格纸上画出长$8$格、宽$4$格的长方形)
(2)长方形面积:$8×4 = 32$平方厘米,三角形面积:$32×\frac{1}{4} = 8$平方厘米。
(示例:画底$4$厘米、高$4$厘米的直角三角形,面积$\frac{1}{2}×4×4 = 8$平方厘米)
(在方格纸上画出满足面积的三角形,画法不唯一)
(注:实际作答需在答题卡方格图中完成图形绘制,此处文字描述步骤)
1. 小亮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了一个长方体,右下面分别是他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
(1)摆这个长方体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2)摆成的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摆这个长方体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2)摆成的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1. (1)$4×3×2 = 24$(个)【提示】从题图可知,长方体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2厘米。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得到这个长方体一共用的小正方体个数。(2)$(4×3 + 4×2 + 3×2)×2 = 52$(平方厘米)【提示】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计算可以得到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解析:
(1)由前面看到的图形可知长方体的长为4厘米,高为2厘米;由上面看到的图形可知长方体的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则长方体的体积为长×宽×高,即$4×3×2 = 24$(个)。
(2)长方体表面积公式为$(长×宽 + 长×高 + 宽×高)×2$,所以表面积为$(4×3 + 4×2 + 3×2)×2$
$\begin{aligned}&=(12 + 8 + 6)×2\\&=26×2\\&=52\end{aligned}$(平方厘米)。
(1)24个
(2)52平方厘米
(2)长方体表面积公式为$(长×宽 + 长×高 + 宽×高)×2$,所以表面积为$(4×3 + 4×2 + 3×2)×2$
$\begin{aligned}&=(12 + 8 + 6)×2\\&=26×2\\&=52\end{aligned}$(平方厘米)。
(1)24个
(2)52平方厘米
2. 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底面积是6平方分米,倒进4.5升水后,正好占鱼缸容积的$\frac {1}{3}$。这个鱼缸高多少分米?(玻璃的厚度忽略不计)
答案:2. 4.5升 = 4.5立方分米$4.5÷\frac{1}{3}÷6 = 2.25$(分米)【提示】先求出鱼缸的体积,再求出高。
解析:
4.5升=4.5立方分米
鱼缸容积:$4.5÷\frac{1}{3}=13.5$(立方分米)
鱼缸高:$13.5÷6=2.25$(分米)
鱼缸容积:$4.5÷\frac{1}{3}=13.5$(立方分米)
鱼缸高:$13.5÷6=2.25$(分米)
3. 为达到健身的目的,每次运动时间男性应不低于60分钟,女性应不低于40分钟。在无氧运动与有氧运动的时间比方面,男性建议为$2:1$,女性建议为$3:2$。你对刘阿姨健身时的时间安排有什么建议?


答案:3. $40×\frac{3}{3 + 2}=24$(分钟)24 - 20 = 4(分钟)40 - 24 = 16(分钟)16 - 10 = 6(分钟)建议她每次健身时至少增加无氧运动4分钟,增加有氧运动6分钟。(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提示】女性每次健身时无氧运动与有氧运动的时间比是3:2,女性运动健身的时间×$\frac{3}{3 + 2}$=无氧运动的时间,女性无氧运动的时间减去刘阿姨每次健身时无氧运动时间,可以计算她每次健身时无氧运动需要增加的时间;同样道理可以计算她每次健身时有氧运动需要增加的时间。
解析:
$40×\frac{3}{3+2}=24$(分钟)
$24-20=4$(分钟)
$40-24=16$(分钟)
$16-10=6$(分钟)
建议她每次健身时至少增加无氧运动4分钟,增加有氧运动6分钟。
$24-20=4$(分钟)
$40-24=16$(分钟)
$16-10=6$(分钟)
建议她每次健身时至少增加无氧运动4分钟,增加有氧运动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