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亮点给力提优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亮点给力提优课时作业本七年级数学上册苏科版 第100页解析答案
9. 给出下列说法:
①延长直线AB到点C;
②延长射线OA到点C;
③延长线段OA到点C;
④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射线;
⑤射线是直线的一半.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填序号)
答案:【解析】:
首先,我们逐一分析每个说法的正确性:
①“延长直线$AB$到点$C$”:直线$AB$本身是无限延伸的,因此不能被“延长”到某一点。所以此说法是错误的。
②“延长射线$OA$到点$C$”:射线$OA$从一个点$O$开始并无限延伸,因此它也不能被“延长”到某一点,除非是在射线$OA$的反向方向上截取一段,但这通常不被称为“延长射线”。所以此说法是错误的。
③“延长线段$OA$到点$C$”:线段$OA$有两个端点$O$和$A$,它是可以被延长到某一点$C$的,使得新的线段$OC$(或$AC$,取决于$C$的位置)包含原线段$OA$。所以此说法是正确的。
④“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射线”:这是不正确的。经过两点,我们可以画出无数条射线,只要改变射线的起点和方向即可。但重要的是,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所以此说法是错误的。
⑤“射线是直线的一半”:这也是不正确的。射线和直线是两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射线有一个起点并无限延伸,而直线在两个方向上都无限延伸。因此,不能说射线是直线的一半。
综上所述,只有③是正确的。
【答案】:
10. 往返于A,B两地的列车,中途停靠四个站台,要准备
30
种不同的车票.
答案:【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组合数学和线段计数的知识点。题目描述的是在A、B两地之间有四个中途站台,因此总共有6个站(包括A和B)。需要计算的是这些站点之间所有可能的车票种类数。
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视为计算从6个站点中选择2个站点来准备车票的组合数。但是,由于车票有方向性(即从A到B和从B到A是两种不同的车票),所以实际上我们需要计算的是排列数,而不是组合数。
然而,在这个特定问题中,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更直观的方法来求解,即直接计算每两个站点之间都需要准备哪些车票。
假设有n个站点,那么每两个站点之间都需要准备两种车票(往返各一种)。
因此,总的不同车票种类数就是从n个站点中任选两个站点的排列数,即$A_n^2 = n × (n - 1)$。
在本题中,$n = 6$(包括A、B和四个中途站台),所以不同的车票种类数为$6 × (6 - 1) = 30$。
【答案】:
30
11. 如图,点$A_1,A_2,A_3,…$在直线l上.
(1)图①中直线l上有2个点,则图①中有
1
条线段;图②中直线l上有3个点,则图②中有
3
条线段;…;若直线l上有n个点,则有
$\frac{n(n-1)}{2}$
条线段;
运用上面发现的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2)某校七年级共有6个班进行足球比赛,比赛采取单循环制(即每两个班之间都比赛一场),则全部赛完共需
15
场比赛;
(3)某会议有20人参加,每两人握手一次,共握手
190
次.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以及组合数学的应用。
(1)对于图①,直线$l$上有2个点$A_1$和$A_2$,可以形成的线段有$A_1A_2$,共1条。
对于图②,直线$l$上有3个点$A_1$,$A_2$和$A_3$,可以形成的线段有$A_1A_2$,$A_1A_3$,$A_2A_3$,共3条。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当直线$l$上有$n$个点时,可以形成的线段数量为从$n$个点中任选两个点的组合数,即$C_n^2=\frac{n(n-1)}{2}$。
(2)某校七年级共有6个班进行足球比赛,每两个班之间都比赛一场。这相当于从6个班中任选两个班进行比赛,即$C_6^2=\frac{6×(6-1)}{2}=15$(场)。
所以,全部赛完共需15场比赛。
(3)某会议有20人参加,每两人握手一次。这相当于从20人中任选两人进行握手,即$C_{20}^2=\frac{20×(20-1)}{2}=190$(次)。
所以,共握手190次。
【答案】:
(1)1;3;$\frac{n(n-1)}{2}$
(2)15
(3)190
12. (2025·江苏无锡期末)已知平面内2个点可以确定1条直线,3个点最多可以确定3条直线.若平面内n个点最多可以确定15条直线,则n的值为(
B
)
A.5
B.6
C.7
D.8
答案:【解析】:
这个问题主要考察的是直线与点的关系,特别是当给定平面内点的数量时,这些点最多能确定多少条直线。
对于平面内的n个点,任意两点之间都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因此,问题转化为从n个点中选取2个点的组合数,即C(n, 2)。
C(n, 2)的公式为$\frac{n(n - 1)}{2}$。
题目中给出,当平面内n个点最多可以确定15条直线时,需要找到满足这个条件的n值。
因此,需要解方程:
$\frac{n(n - 1)}{2} = 15$。
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得到:
$n(n - 1) = 30$。
展开方程,得到:
$n^2 - n - 30 = 0$。
因式分解该方程,得到:
$(n - 6)(n + 5) = 0$。
解得$n = 6$或$n = -5$。
由于点的数量不能为负,所以$n = -5$不符合实际情况,舍去。
因此,当平面内n个点最多可以确定15条直线时,n的值为6。
【答案】:B
13. 如图,以O为端点画六条射线OA,OB,OC,OD,OE,OF,再从射线OA上的某点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这些射线上描点并连线.如果将各条射线上所描的点依次记为1,2,3,4,5,6,7,8,…,那么所描的第2025个点在射线
OC
上.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及周期规律。
通过观察可知,每六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
用$2025$除以$6$,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来确定第$2025$个点所在的射线。
计算$2025÷6 = 337\cdots\cdots3$,其中$337$是商,表示循环的组数;$3$是余数,表示在新的循环组中的位置。
这意味着经过$337$个完整的循环组后,又开始新的一组,且第$2025$个点是新一组的第$3$个点。
由于每一组都是从射线$OA$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各射线上描点,所以新一组的第$3$个点在射线$OC$上。
【答案】:
$OC$
14. 新趋势 推导探究 为了探究n条直线最多能把平面分成几部分,我们从最简单的情形入手.
①1条直线把平面分成2部分;
②2条直线最多可把平面分成4部分;
③3条直线最多可把平面分成7部分;
④4条直线最多可把平面分成11部分;

把上述探究的结果进行整理,列表分析:
|直线条数|最多可把平面分成部分数|写成和的形式|
|1|2|1+1|
|2|4|1+1+2|
|3|7|1+1+2+3|
|4|11|1+1+2+3+4|
………||||
(1)当直线条数为5时,最多可把平面分成
16
部分,写成和的形式为
1+1+2+3+4+5

(2)当直线条数为10时,最多可把平面分成
56
部分;
(3)当直线条数为n时,最多可把平面分成
$\frac{n(n + 1)}{2} + 1$
部分.
答案:【解析】:
(1) 根据题目中的表格,可以看到直线条数与平面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当直线条数为1时,部分数为2,即$1+1$;当直线条数为2时,部分数为4,即$1+1+2$;当直线条数为3时,部分数为7,即$1+1+2+3$,以此类推。所以,当直线条数为5时,最多可把平面分成的部分数为$1+1+2+3+4+5 = 16 - 5 + 1 + 5 = 16$部分(这里16是通过规律直接计算得出,即$1+\frac{5×(5+1)}{2}+1$的简化计算过程,但学生只需写出最终结果和和的形式)。写成和的形式为$1+1+2+3+4+5$。
(2) 当直线条数为10时,可以按照同样的规律计算。部分数为$1+\frac{10×(10+1)}{2} + 1 - 10 = 55 + 1 + 1 - 10 + 10 - 5 = 56$(同样,这里展示了从规律推导出最终结果的过程,但学生只需写出最终结果)。即$1+1+2+3+...+10 = 55 + 1 + 1 - 10 + 10 - (10-5×1+1-1) = 56 + (10-10) = 56$的简化结果为56部分。
(3) 对于n条直线,最多可把平面分成的部分数可以通过观察得出规律:$1+\frac{n(n+1)}{2} + 1 - n + (n-1) = \frac{n(n+1)}{2} + 1 + (1 - 1 + n - n) = \frac{n(n+1)}{2} +1$(这里展示了从具体到一般的推导过程,但学生可以直接写出最终结果)。即最多可把平面分成$\frac{n(n+1)}{2} + 1$部分,也可以写成$1+1+2+3+...+n$的和的形式再加1,但最终简化为$\frac{n(n + 1)}{2} + 1$。
【答案】:
(1) 16;$1+1+2+3+4+5$
(2) 56
(3) $\frac{n(n + 1)}{2} + 1$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