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1) 东皋
(2)
(3)
(4)
(5) 仍
(6) 几处早莺争
(1) 东皋
薄
暮望(接近
)(2)
徙
倚
欲何依(徘徊
)(3)
晴
川
历历汉阳树(晴日里的原野
)(4)
长
河
落日圆(指黄河
)(5) 仍
怜
故乡水(喜爱
)(6) 几处早莺争
暖
树
(向阳的树
)答案:(1)接近 (2)徘徊 (3)晴日里的原野 (4)指黄河 (5)喜爱 (6)向阳的树
2.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
)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答案:C 【解析】“月下飞天镜”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从天上飞下的一面明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 理解性默写。
(1) 王绩在《野望》中,表现自己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诗句是:“
(2) 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 《使至塞上》中,有一联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一联是:“
(4) 《渡荆门送别》中,以动静结合的手法,写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所见的辽远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5)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的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的诗句是:“
(1) 王绩在《野望》中,表现自己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诗句是:“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2) 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 《使至塞上》中,有一联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一联是:“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 《渡荆门送别》中,以动静结合的手法,写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所见的辽远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5)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的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的诗句是:“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答案:(1)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2)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5)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 赏析首联中“望”字的作用。
C
)5. 赏析首联中“望”字的作用。
首联中的“望”字领起下面两联的景物描写,照应了诗题《野望》,流露出诗人的孤独、怅惘之情。
答案:4. C 【解析】“融入农家生活的惬意”赏析不正确。诗人看到牧人和猎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没有归处,流露出的是孤独、怅惘的心绪。 5. 首联中的“望”字领起下面两联的景物描写,照应了诗题《野望》,流露出诗人的孤独、怅惘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