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用酒精灯来加热纸火锅中的水时,纸张不会燃烧,而水被加热。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D.水蒸发吸热,温度低于纸张的着火点
D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D.水蒸发吸热,温度低于纸张的着火点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
A选项,纸张是可燃物,能够燃烧,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不会改变,纸张被水浸湿并不能降低其着火点,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题目中并未提及空气是否充足,且即使空气充足,由于水的存在,纸张也不会燃烧,所以C选项错误。
D选项,当水蒸发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得纸张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从而阻止纸张燃烧,所以D选项正确。
【答案】:D
本题主要考察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
A选项,纸张是可燃物,能够燃烧,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不会改变,纸张被水浸湿并不能降低其着火点,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题目中并未提及空气是否充足,且即使空气充足,由于水的存在,纸张也不会燃烧,所以C选项错误。
D选项,当水蒸发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得纸张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从而阻止纸张燃烧,所以D选项正确。
【答案】:D
2.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NH_{4}HCO_{3}\xlongequal{\triangle}NH_{3} + H_{2}O + CO_{2}}$
B.${2P + 5O_{2}\xlongequal{\text{点燃}}2P_{2}O_{5}}$
C.${3Fe + 2O_{2}\xlongequal{\text{点燃}}Fe_{3}O_{4}}$
D.${H_{2}O_{2}\xlongequal{{MnO_{2}}}H_{2}\uparrow + O_{2}\uparrow}$
C
)。A.${NH_{4}HCO_{3}\xlongequal{\triangle}NH_{3} + H_{2}O + CO_{2}}$
B.${2P + 5O_{2}\xlongequal{\text{点燃}}2P_{2}O_{5}}$
C.${3Fe + 2O_{2}\xlongequal{\text{点燃}}Fe_{3}O_{4}}$
D.${H_{2}O_{2}\xlongequal{{MnO_{2}}}H_{2}\uparrow + O_{2}\uparrow}$
答案:解:A. 化学方程式中氨气、二氧化碳后未标注气体符号“↑”,正确应为${NH_{4}HCO_{3}\xlongequal{\triangle}NH_{3}\uparrow + H_{2}O + CO_{2}\uparrow}$,故A错误。
B. 化学方程式未配平,磷原子个数反应前后不相等,正确应为${4P + 5O_{2}\xlongequal{\text{点燃}}2P_{2}O_{5}}$,故B错误。
C.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条件、化学式及配平均无误,故C正确。
D.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而非氢气和氧气,正确应为${2H_{2}O_{2}\xlongequal{{MnO_{2}}}2H_{2}O + O_{2}\uparrow}$,故D错误。
结论:C
B. 化学方程式未配平,磷原子个数反应前后不相等,正确应为${4P + 5O_{2}\xlongequal{\text{点燃}}2P_{2}O_{5}}$,故B错误。
C.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条件、化学式及配平均无误,故C正确。
D.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而非氢气和氧气,正确应为${2H_{2}O_{2}\xlongequal{{MnO_{2}}}2H_{2}O + O_{2}\uparrow}$,故D错误。
结论:C
3.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并且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5 g 水受热变成 5 g 水蒸气
B.5 g 食盐溶解在 95 g 水中,变成 100 g 食盐溶液
C.50 mL 水中加入 50 mL 酒精,成为 96.7 mL 酒精溶液
D.镁条燃烧后,生成物质质量增加
D
)。A.5 g 水受热变成 5 g 水蒸气
B.5 g 食盐溶解在 95 g 水中,变成 100 g 食盐溶液
C.50 mL 水中加入 50 mL 酒精,成为 96.7 mL 酒精溶液
D.镁条燃烧后,生成物质质量增加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A选项,$5g$水受热变成$5g$水蒸气,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由液态变为气态,但并未改变其化学性质,因此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化学变化,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5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变成$100g$食盐溶液,这同样是物质的状态和形态发生了改变,食盐和水并未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也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化学变化,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50mL$水中加入$50mL$酒精,成为$96.7mL$酒精溶液,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混合后体积减小,但并未改变水和酒精的化学性质,因此也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化学变化,所以C选项错误。
D选项,镁条燃烧后,生成物质质量增加,这是因为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因此,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是因为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这既符合化学变化的定义,也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所以D选项正确。
【答案】:D
本题主要考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A选项,$5g$水受热变成$5g$水蒸气,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由液态变为气态,但并未改变其化学性质,因此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化学变化,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5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变成$100g$食盐溶液,这同样是物质的状态和形态发生了改变,食盐和水并未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也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化学变化,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50mL$水中加入$50mL$酒精,成为$96.7mL$酒精溶液,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混合后体积减小,但并未改变水和酒精的化学性质,因此也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化学变化,所以C选项错误。
D选项,镁条燃烧后,生成物质质量增加,这是因为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因此,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是因为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这既符合化学变化的定义,也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所以D选项正确。
【答案】:D
4. 某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取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此反应的产物中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A.${H_{2}SO_{4}}$
B.${NaOH}$
C.${H_{2}}$
D.${Cl_{2}}$
A
)。A.${H_{2}SO_{4}}$
B.${NaOH}$
C.${H_{2}}$
D.${Cl_{2}}$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电解食盐水(氯化钠溶液)的基本化学反应。在电解过程中,氯化钠和水会被分解。根据电解食盐水的化学原理,通常会产生氢气($H_2$)、氯气($Cl_2$)和氢氧化钠($NaOH$)。这是因为氯化钠在水中溶解后会形成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水分子($H_2O$)在电解过程中会形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在电解时,氯离子在阳极被氧化成氯气,水在阴极被还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与钠离子结合形成氢氧化钠。而硫酸($H_2SO_4$)并不是此反应的产物,因为反应物中并不含硫元素。
A选项,$H_2SO_4$,不是电解食盐水的产物,因为反应物中没有硫元素。
B选项,$NaOH$,是电解食盐水的产物之一。
C选项,$H_2$,也是电解食盐水的产物之一。
D选项,$Cl_2$,同样是电解食盐水的产物之一。
因此,A选项中的$H_2SO_4$不可能是电解食盐水的产物。
【答案】:A
A选项,$H_2SO_4$,不是电解食盐水的产物,因为反应物中没有硫元素。
B选项,$NaOH$,是电解食盐水的产物之一。
C选项,$H_2$,也是电解食盐水的产物之一。
D选项,$Cl_2$,同样是电解食盐水的产物之一。
因此,A选项中的$H_2SO_4$不可能是电解食盐水的产物。
【答案】:A
5. 将铜和碳的混合物a g 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 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A.30%
B.22%
C.27%
D.20%
D
)。A.30%
B.22%
C.27%
D.20%
答案:解:设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x,碳的质量为y,则x + y = a g。
铜在氧气中灼烧反应:2Cu + O₂ $\xlongequal{\triangle}$ 2CuO
碳在氧气中灼烧反应:C + O₂ $\xlongequal{\triangle}$ CO₂
反应后剩余固体为CuO,其质量为 $\frac{x}{64} × 80 = 1.25x$。
依题意,剩余固体质量仍为a g,即1.25x = a g。
又因x + y = a g,联立得1.25(a g - y) = a g,解得y = 0.2a g。
碳的质量分数为 $\frac{y}{a} × 100\% = \frac{0.2a}{a} × 100\% = 20\%$。
答案:D
铜在氧气中灼烧反应:2Cu + O₂ $\xlongequal{\triangle}$ 2CuO
碳在氧气中灼烧反应:C + O₂ $\xlongequal{\triangle}$ CO₂
反应后剩余固体为CuO,其质量为 $\frac{x}{64} × 80 = 1.25x$。
依题意,剩余固体质量仍为a g,即1.25x = a g。
又因x + y = a g,联立得1.25(a g - y) = a g,解得y = 0.2a g。
碳的质量分数为 $\frac{y}{a} × 100\% = \frac{0.2a}{a} × 100\% = 20\%$。
答案:D
6.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可得到乙醇汽油。
(1)关于乙醇汽油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醇汽油属于纯净物
b. 使用乙醇汽油会加剧大气污染
c. 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一定条件下二者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常见气体,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另一种气体在空气中大量存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关于乙醇汽油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
(填字母)。a. 乙醇汽油属于纯净物
b. 使用乙醇汽油会加剧大气污染
c. 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一定条件下二者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常见气体,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另一种气体在空气中大量存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 + 2NO$\stackrel{一定条件}{=}$2CO₂ + N₂
。答案:
(1)ab
(2)解:2CO + 2NO$\stackrel{一定条件}{=}$2CO₂ + N₂
(1)ab
(2)解:2CO + 2NO$\stackrel{一定条件}{=}$2CO₂ + N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