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多种物质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B.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之一
D.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不高,用途很少
D
)。A.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B.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之一
D.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不高,用途很少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A选项,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该选项说法正确。
B选项,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该选项说法正确。
C选项,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之一,该选项说法正确。
D选项,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虽然不高,但它们的用途非常广泛,如作保护气、在电光源中有重要应用等,该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A选项,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该选项说法正确。
B选项,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该选项说法正确。
C选项,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之一,该选项说法正确。
D选项,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虽然不高,但它们的用途非常广泛,如作保护气、在电光源中有重要应用等,该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D
2.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不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C.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空气中的$O_2,$生成固体
D.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最后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就越多
C
)。
A.实验前不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C.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空气中的$O_2,$生成固体
D.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最后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就越多
答案:【解析】:
A选项:如果装置漏气,会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装置内,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所以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A选项错误。
B选项: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然消耗了氧气,但又生成了新的气体,装置内压强变化不大,水不能进入集气瓶,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以燃烧匙中的红磷不能换成木炭,B选项错误。
C选项: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只消耗氧气,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会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所以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空气中的$O_2$,生成固体,C选项正确。
D选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固定的,当红磷的量足够将装置内的氧气消耗完时,再增加红磷的量,也不会有更多的氧气被消耗,所以最后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是一定的,并不是红磷越多,进入的水就越多,D选项错误。
【答案】:C
A选项:如果装置漏气,会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装置内,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所以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A选项错误。
B选项: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然消耗了氧气,但又生成了新的气体,装置内压强变化不大,水不能进入集气瓶,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以燃烧匙中的红磷不能换成木炭,B选项错误。
C选项: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只消耗氧气,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会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所以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空气中的$O_2$,生成固体,C选项正确。
D选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固定的,当红磷的量足够将装置内的氧气消耗完时,再增加红磷的量,也不会有更多的氧气被消耗,所以最后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是一定的,并不是红磷越多,进入的水就越多,D选项错误。
【答案】:C
3.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洁净的稀有气体 ②氧气 ③矿泉水 ④氨气 ⑤白酒 ⑥碳酸氢铵
①③⑤
,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④⑥
。①洁净的稀有气体 ②氧气 ③矿泉水 ④氨气 ⑤白酒 ⑥碳酸氢铵
答案: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①洁净的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②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③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④氨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⑤白酒中含有酒精和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⑥碳酸氢铵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③⑤,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④⑥。
答案:①③⑤;②④⑥
①洁净的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②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③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④氨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⑤白酒中含有酒精和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⑥碳酸氢铵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③⑤,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④⑥。
答案:①③⑤;②④⑥
4. 某组同学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第2题图所示。实验完毕,该组同学的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使用的红磷量可能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使用的装置可能漏气 ③可能实验过程中弹簧夹没有夹紧 ④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A
)。①使用的红磷量可能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使用的装置可能漏气 ③可能实验过程中弹簧夹没有夹紧 ④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