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判断题。
1. 冰心,原名谢婉莹,其散文多表现“母爱、童真”。 (
2. 王维,宋代诗人兼画家,是田园诗的代表人物。 (
3.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爱国诗人。 (
4.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用几十年时间写成《昆虫记》,我们学过他写的说明文《松鼠》。 (
5. 《落花生》一文写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只是为了抒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
1. 冰心,原名谢婉莹,其散文多表现“母爱、童真”。 (
√
)2. 王维,宋代诗人兼画家,是田园诗的代表人物。 (
×
)3.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爱国诗人。 (
√
)4.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用几十年时间写成《昆虫记》,我们学过他写的说明文《松鼠》。 (
×
)5. 《落花生》一文写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只是为了抒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
×
)答案:1. √ 2. × 3. √ 4. × 5. ×
1. 想要表达“阅读经典书籍时不要怕麻烦,需多次品味后才知其中蕴含的道理”这个意思,下列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C.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D.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最
恰
当
的一项是 (C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C.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D.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答案:C
2. 中国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充满想象,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关于下列三个情节分别出自哪个故事,
① 万里寻夫哭长城
② 三年同窗情意深
③ 水缸里走出个俏姑娘
A.①《孟姜女》
②《牛郎织女》
③《白蛇传》
B.①《田螺姑娘》
②《梁山伯与祝英台》
③《白蛇传》
C.①《牛郎织女》
②《梁山伯与祝英台》
③《田螺姑娘》
D.①《孟姜女》
②《梁山伯与祝英台》
③《田螺姑娘》
正
确
的一项是 (D
)① 万里寻夫哭长城
② 三年同窗情意深
③ 水缸里走出个俏姑娘
A.①《孟姜女》
②《牛郎织女》
③《白蛇传》
B.①《田螺姑娘》
②《梁山伯与祝英台》
③《白蛇传》
C.①《牛郎织女》
②《梁山伯与祝英台》
③《田螺姑娘》
D.①《孟姜女》
②《梁山伯与祝英台》
③《田螺姑娘》
答案:D
3. 下列语句中,引用古诗文
A.弟弟很调皮,经常捉弄同学,爸爸告诉他:“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乐乐作业做了一半就想去玩,我对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想规劝他把作业做完。
C.小远考试没考好,他正伤心难过,小铭安慰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小晨在学习上有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不再努力,爷爷劝他:“学无止境,只有抱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态度,才能不断进步。”
最
恰
当
的一项是 (D
)A.弟弟很调皮,经常捉弄同学,爸爸告诉他:“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乐乐作业做了一半就想去玩,我对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想规劝他把作业做完。
C.小远考试没考好,他正伤心难过,小铭安慰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小晨在学习上有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不再努力,爷爷劝他:“学无止境,只有抱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态度,才能不断进步。”
答案:D 解析:A项,“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导别人要有耐心,用在此处不合语境;B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说要虚心求教,用在此处不合语境;C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指学习要踏实认真、实事求是,用在此处不合语境;D项,“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指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东西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以后仍然担心会丢失,适合劝诫因获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的小晨,引用恰当。
六、根据语境,把句子补充完整。(填序号)
①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②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③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1. 奶奶看着掉在桌上的饭粒,心疼地说:“孩子,‘
2.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间,经常向有经验的樵夫、渔夫等人请教。他这种“
①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②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③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1. 奶奶看着掉在桌上的饭粒,心疼地说:“孩子,‘
②
”啊!”2.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间,经常向有经验的樵夫、渔夫等人请教。他这种“
③
”的态度,赢得了后人的尊敬。答案:1. ② 2.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