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故事对比分析,传承美好品质。
文彦博①灌水取球
文潞公②幼时,与群儿击球,入柱穴③中,不能取,公以水灌④之,球浮出。
【注释】① 文彦博:北宋大臣。② 文潞公:指文彦博。③ 柱穴:树洞。④ 灌:注,流入。这里指倒进。
1. 根据下面的方法正确理解文言语句中的加点字。
| 字 | 方法 | 文言语句中的含义 |
| 击 | 查字典法:① 打,敲打。② 攻打。③ 碰,接触。 | (1)与群儿击球:
| 之 | 联系已学知识:光持石击瓮破之。“之”是代词,代指“瓮”。 | (3)公以水灌之:
2. 请用“——”画出文中描写文彦博取球方法的语句。
——公以水灌之——
3. 朗读“公以水灌之”,正确的停顿是(
A. 公/以水灌之
B. 公以/水灌之
C. 公以水/灌之
D. 公/以水灌/之

文彦博①灌水取球
文潞公②幼时,与群儿击球,入柱穴③中,不能取,公以水灌④之,球浮出。
【注释】① 文彦博:北宋大臣。② 文潞公:指文彦博。③ 柱穴:树洞。④ 灌:注,流入。这里指倒进。
1. 根据下面的方法正确理解文言语句中的加点字。
| 字 | 方法 | 文言语句中的含义 |
| 击 | 查字典法:① 打,敲打。② 攻打。③ 碰,接触。 | (1)与群儿击球:
①
(2)光持石击瓮破之:②
(写序号) || 之 | 联系已学知识:光持石击瓮破之。“之”是代词,代指“瓮”。 | (3)公以水灌之:
代指树洞(柱穴)
|2. 请用“——”画出文中描写文彦博取球方法的语句。
——公以水灌之——
3. 朗读“公以水灌之”,正确的停顿是(
A
)。A. 公/以水灌之
B. 公以/水灌之
C. 公以水/灌之
D. 公/以水灌/之

答案:1.(1)① (2)② (3)代指树洞(柱穴) 2. 公以水灌之 3. A
1. 上面故事
2. 这些古代智慧少年有怎样相似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善于观察、灵活应变。
B
(填序号)中的人物(曹冲)与司马光、文彦博一样都是中国古代的智慧少年。2. 这些古代智慧少年有怎样相似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善于观察、灵活应变。
答案:1. B 曹冲 2. 要点:善于观察、灵活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