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在△ABC中,AB= AC,AE是中线,BF是角平分线,∠C= 70°.求∠BAE和∠1的度数.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
首先,由于$AB = A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我们知道$\angle B = \angle C$。
题目给出$\angle C = 70^\circ$,所以$\angle B = 70^\circ$。
接下来,由于$AE$是$BC$的中线,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和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我们可以得出$AE$也是$\angle BAC$的角平分线,即$\angle BAE = \angle CAE$,并且$AE\perp B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由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circ$,
我们可以计算出$\angle BAC = 180^\circ - 2 × 70^\circ = 40^\circ$。
因此,$\angle BAE = \frac{1}{2} × 40^\circ = 20^\circ$。
又因为$BF$是$\angle ABC$的角平分线,
所以$\angle 1 = \frac{1}{2} × \angle ABC = \frac{1}{2} × 70^\circ = 35^\circ$。
【答案】:
$\angle BAE =20^\circ$;$\angle 1 = 35^\circ$。
本题主要考察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
首先,由于$AB = A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我们知道$\angle B = \angle C$。
题目给出$\angle C = 70^\circ$,所以$\angle B = 70^\circ$。
接下来,由于$AE$是$BC$的中线,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和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我们可以得出$AE$也是$\angle BAC$的角平分线,即$\angle BAE = \angle CAE$,并且$AE\perp B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由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circ$,
我们可以计算出$\angle BAC = 180^\circ - 2 × 70^\circ = 40^\circ$。
因此,$\angle BAE = \frac{1}{2} × 40^\circ = 20^\circ$。
又因为$BF$是$\angle ABC$的角平分线,
所以$\angle 1 = \frac{1}{2} × \angle ABC = \frac{1}{2} × 70^\circ = 35^\circ$。
【答案】:
$\angle BAE =20^\circ$;$\angle 1 = 35^\circ$。
6. 如图,在△ABC中,AB= AC.在△PBC中,PB= PC.
(1)求证:∠ABP= ∠ACP.
(2)连接AP,求证:AP⊥BC.

(1)求证:∠ABP= ∠ACP.
(2)连接AP,求证:AP⊥BC.

答案:【解析】:
本题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角相等以及线段垂直。
对于(1)求证$\angle ABP = \angle ACP$:
已知$AB = AC$,$PB = PC$,$AP$为公共边,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边边边”($SSS$)来证明$\triangle ABP$和$\triangle ACP$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对应角相等。
对于(2)求证$AP\perp BC$:
由(1)已证$\triangle ABP\cong\triangle AC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对应角相等,即$\angle BAP = \angle CAP$,再结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来证明$AP\perp BC$。
【答案】:
证明:
(1)在$\triangle ABP$和$\triangle ACP$中,
$\begin{cases}AB = AC \\PB = PC \\AP = AP\end{cases}$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边边边”($SSS$),可得$\triangle ABP\cong\triangle ACP$。
因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所以$\angle ABP = \angle ACP$。
(2)由(1)可知$\triangle ABP\cong\triangle AC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ngle BAP = \angle CAP$。
因为$AB = AC$,即$\triangle ABC$是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
由于$AP$平分$\angle BAC$,所以$AP$是等腰$\triangle ABC$底边$BC$上的高,即$AP\perp BC$。
本题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角相等以及线段垂直。
对于(1)求证$\angle ABP = \angle ACP$:
已知$AB = AC$,$PB = PC$,$AP$为公共边,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边边边”($SSS$)来证明$\triangle ABP$和$\triangle ACP$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对应角相等。
对于(2)求证$AP\perp BC$:
由(1)已证$\triangle ABP\cong\triangle AC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对应角相等,即$\angle BAP = \angle CAP$,再结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来证明$AP\perp BC$。
【答案】:
证明:
(1)在$\triangle ABP$和$\triangle ACP$中,
$\begin{cases}AB = AC \\PB = PC \\AP = AP\end{cases}$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边边边”($SSS$),可得$\triangle ABP\cong\triangle ACP$。
因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所以$\angle ABP = \angle ACP$。
(2)由(1)可知$\triangle ABP\cong\triangle AC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ngle BAP = \angle CAP$。
因为$AB = AC$,即$\triangle ABC$是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
由于$AP$平分$\angle BAC$,所以$AP$是等腰$\triangle ABC$底边$BC$上的高,即$AP\perp BC$。